第二日,百官在等待早朝,李墨寒閉目養神,一副老僧入定的摸樣,任憑百官議論紛紛。衛子劍湊到了他的身邊,低聲說道,“不要忘了昨晚答應的事。”李墨寒張開眼看看他,“這樣重要的事怎麼會忘了?等著吧,朝堂之上自會見分曉。”
衛子劍笑了笑,閃在了一旁,李墨寒看看衛子劍,鷹鷙一樣的眼神匆匆掠過,唇角現出不易察覺的一絲冷笑!一旁的太子冷冷的看著這一切。
昨晚,衛子劍先去拜會了李墨寒,讓他出麵舉薦自己的人擔任吏部尚書。李墨寒滿口答應。衛子劍異常得意。近來,太子似乎一掃以往的冷漠,對朝廷上的事情似乎越來越關心了,這可不是個好兆頭,所以,朝廷裏的人事變動更顯得格外重要。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衛子劍顯得很是輕鬆,不時和幾位大臣開著玩笑。
太監一聲高呼,“上朝了——!”百官莊嚴肅穆,整整衣冠,整齊有序的排列上朝。
衛爾羌威嚴的端坐在龍椅上,掃視全場,沉聲說道,“各位愛卿,吏部尚書袁博容年事已高,朕已經準許他告老還鄉。眾卿家當庭議議,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擔當尚書一職?”
有人向皇上推薦沈儒,皇上半晌沉吟不語,群臣紛紛附和,衛子劍臉上現出得意之色。他拿眼睛瞧著李墨寒,但等李墨寒出麵推薦,此事便可大功告成了。
衛爾羌一皺眉頭,朝堂之上出現一言堂,可不是什麼好事,自己的二皇子近來似乎有些咄咄逼人,風言他無孔不入的在朝中安插自己的親信,似乎在搞廢掉太子的陰謀活動,衛爾羌覺得不能不提防。
太子最近也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他積極的四下活動,培植親信,大有和弟弟分庭抗禮的陣勢。
“眾位愛卿,還有人選嗎?”
李墨寒若無其事的低下頭,回避了衛子劍的目光。
太子跨出朝班,朗聲說道,“父皇,孩兒保舉淩知思擔當吏部尚書。懇請父皇恩準。”看到太子的積極態度,衛爾羌深感欣慰。他掃視四周,“眾卿可有異議?”
朝堂上的形式一下子變得微妙起來,百官的臉上不由現出麵麵相覷的神情,這好像已經不是朝廷在選拔官員,而是皇上的兩個兒子在爭爭權奪勢了。沒有人敢說話了,這好像變成了皇上的家務事,外人摻雜在裏邊,言語稍有不慎,便會得罪太子或者是齊王爺。
朝堂上陷入了一片難堪的沉默。
衛子劍又把眼睛瞟向了李墨寒,李墨寒暗暗向他點了點頭。
“啟稟皇上,微臣覺得——”眾人不由豎起了耳朵,凝神細聽,隻聽李墨寒不慌不忙的說道,“微臣覺得,吏部尚書是個至關重要的位置,沈儒太過年輕,鋒芒外露,威猛有餘,而沉穩不足;相對來說,淩知思老成持重,堪當此任。所以,微臣讚同淩知思出任吏部尚書。”
衛子劍一聽,鼻子都要氣歪了!好你個李墨寒,竟然是個陽奉陰違,吃裏扒外的家夥!昨天明明答應的好好的,現在又變卦了,怎麼幫其太子來了?這個李墨寒究竟葫蘆裏賣的什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