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湖村罹難,獨存少年漂流(1 / 2)

話地初開,清氣上升化為,濁氣下降凝成地。這之上有三十六重境界,這地之下有四大洲。四洲分別為北俱蘆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東勝神洲。各洲地理不同,因此各洲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這最北邊是為北俱蘆洲,那邊是無盡的茫茫白雪,傳中白雪之後是一片四季如春的仙境;而這西邊乃西牛賀洲,其有無盡的靈秀奇峰,孕育了一方奇人異士;而東勝神洲臨靠大海,一年四季水力豐富,物產極其富饒;這南瞻部洲可謂其他三洲的連結點,各種風土人情糅合在一起形成一種開放的格局。

傳上古時期,有夏、商、周等朝代。在那個時候,人們可以移山填海,各類異獸縱橫四洲。但不知為何,到了今日人們能力消退,異獸日漸稀少,仙凡涇渭分明。不過情況雖然如此,往來修行者發現通過打坐修煉凡人也可自修出神通,甚至去往那虛無縹緲的三十六重,修真一道由此而生。

古往今來,修真法門日益繁多,這不免會產生分歧。分歧產生久了,便會有陣營,於是再後來便有了正魔之分。正魔兩派的出現究其根本還是在於對於修真理念的分歧。正派認為修真應講究人合一,修仙道先修壤;魔門認為物競擇,適者生存,弱者就是強者的養分。兩者一開始不僅理念存在分歧,而且魔門濫殺嗜殺,正派之人死於無辜者甚多,因此兩派便選擇開戰。這一戰生靈塗炭,數千萬的凡人成為冤魂。此時凡人之中出現聖人,開創四洲書院,欲打算製衡靈界。再經過一戰,靈界大能紛紛隕落,靈界與凡間域被雙方劃分出來。最終三者互相製衡,而且相互滲透。當然世上也不僅僅隻有正道魔門這些名門大派,還有許多散修,這些散修功法自由獨到之處,但其中不乏存在邪門妖術。

紅塵百態皆是虛像,修真顧名思義,即修一真意。每一個修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勘破虛相,超脫塵世,去往無上仙境。有詩曾言:紅塵囂囂多煩擾,隻上太虛便忘憂。仙者,謂之超脫,超脫地存於這三十六重。成仙之路坎坷,縱觀古今,能集仙緣、仙骨、仙心三者寥寥,因此飛升成仙大多存於傳之鄭要最近的飛升者還是數百年前的離淵上人,據蠢人留有道書三卷,以待後人有緣得之繼承道統。

而自離淵上人修成真仙,當今靈界就屬魔門血劍-帝何傷獨傲群雄,其星月洞功法加上神異的血劍,淩厲非常。觀其周圍經常彌漫著猩紅的氣勁,絲絲血色滲入他那白色的靈力之內,品相十分妖異。

下功法萬千,要問當今門派孰優孰劣,沒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但是如今哪些是靈界主流門派卻是公認的。比如位居西牛賀洲的星月洞,南瞻部洲的太玄宗,北俱蘆洲的雪淩派,東神神洲的心觀。除此以外還有玄宗以外,用以製衡著靈界而遍布四洲的四洲書院。

四洲地域遼闊,每個洲都有靈界與凡間域,幾千年來兩者互得安穩。在南瞻部洲的東南部,靈界與凡間域的交界處有一異地,名為大夢澤。

這微風輕輕,一片落葉緩緩飄揚,最終落在一名少年腳下。

這個少年喚作林青硯,他已經和他的老父親在這裏活了十四年有餘。他有個好朋友喚做蘇麟,兩個人從認識。蘇麟常和林青硯想要去外邊的世界看看,他覺得這裏的生活太單調,不是他想要的。而林青硯覺得這樣的生活很舒適,很充實,每抓抓魚,捉捉鳥,卻也不害性命。

“蘇麟啊,你一的想出去,但是你是你家獨子,你要走了,你有想過你的父親母親嗎?”

這一,林青硯再次勸蘇麟放棄外出的念頭,不過蘇麟的意誌仍舊堅定,隻聽他道:“青硯啊,你老爹以前是秀才,見過世麵,我經常聽你爹講外邊的大城市,還有許許多多新鮮的事物,我真的超級想去啊!你也聽過,難道你不想去看看嗎?”

“我老爹當然的沒錯啦!”林青硯聽完眼中放光,立即誇了一下自己的老爹,他緊接著道:“那我和我老爹去趕集,我爹買了很多東西,有糖人,彈珠,真是棒極了!”

“對吧,大城市除了這些還有別的呢!難道你不想去?”蘇麟著著激動了起來,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話。

“想啊,但是現在問題是你想去,為什麼老是煽動我去呢?”林青硯冷靜地道。

“你林叔不是見過世麵嗎?讓他帶我出去啊,你知道的我媽我爸就想我在家種田放牛,但我跟著林叔學過幾字,念過幾經典,我覺得我爸媽的那樣生活不是我想要的,這不四洲書院快招生了嘛!”

“你想去宜城書院試試?”林青硯一語道破。

“你的一點都沒錯!我想去宜城書院去試一試,你知道的,宜城書院的福利很好,我要考上就衣食無憂,你跟著我混就行啦!”

蘇麟所絕非虛言,四洲書院如今是皇家禦用書院,大多數棟梁都是從四洲書院考出的,因此受國庫專項撥款,待遇是十分的好!具體而言,每個學生不僅三餐無憂,此外還有每月的補貼,用作生活雜費。因此許多窮苦人家對這門寄予厚望,大多隻要自己的孩子被錄取,就意味著這個孩子成長無憂了。當然,這個世界上不會隻有窮人,富人家看重的是仕途,一旦自己的孩子考取功名,那對之後的事業有著莫大的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