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朝歌大陸疆域寬廣、海域遼闊,縱橫數百萬裏,被世人分為五個洲之地,這五洲分別是東海、西荒、北域、南嶼、中州。
東海是一片望無垠的海域,在靠近中州較近的海域尚有些島嶼分布其上,越是往東則下茫茫大海一望無際,且東海上氣候惡劣無比,狂風巨浪、電閃雷鳴,數萬年來未有人敢深入其境。
西荒在萬年之前是妖獸的堂,那裏環境惡劣、沼澤遍布、人跡罕至,越往西行居住的妖獸便越是強大,直至蒼茫大漠之中,據古籍所載在那蒼茫大漠之中居住著妖獸王族中最為強大的荒龍。
南嶼據在遠古時期是中州的一部分,後來因為一場大戰將中州南部的土地撕裂,導致中州南部的一部分大陸分裂成為了大不等的萬千島嶼,直至今日在這萬千島嶼中還遺留有那場大戰殘存的可怕陣法,同時這些島嶼之上也遺留下不少古時候的破損神兵與材地寶。
北域是一片極寒之地,寒地凍、人跡罕至、還有可怕的寒冰妖獸,更有北梵城守護在北域入口處,哪怕是最強大的修真者也不敢輕易踏足。
中州則與其他四洲不同,中州各處的環境優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因此自古以來人族大多都聚居在中州之中。
中州之地是人族的興盛之地,在這裏修真門派林立,大大的門派至少數以千計,而在這數千門派裏強大的門派也有不少,隻是能在近萬年裏一直屹立不倒最為繁榮昌盛、為人稱道的隻有五個門派,這五個門派被修真界尊為五大聖地。
五大聖地分別是北梵城、東海宗、雷寺、占星閣、碧雲門五派,其中北梵城、東海宗、雷寺、占星閣盡皆傳承了數萬年之久,隻有碧雲一門是萬年前才開宗立派的後起之秀。
最初時修真界無論是何門派的修真者都是以飛升仙界追求長生為目標,但是不知為何在近萬年前地大變,仙靈之氣日漸稀薄,在以九曲上人、逍遙君、紫衣侯為首的最後一批修真者飛升之後,這篇大陸似乎就為仙界所棄,從此後再無人能踏上仙途。
直到最後不僅成仙路斷,就連這片大陸的仙靈之氣也逐漸稀薄疏落、幾近於無,致使修為有成的高手一身修為再也無法寸進,甚至還有仙靈之氣外流之態,最後無奈之下這部分高手隻得尋匿靈氣繁盛之處自我封印、沉眠地底,等待有一朝仙靈之氣重臨這篇大片大地再行出世。
地間的變化影響到的不僅僅是修真者,妖獸亦是如此,最開始是在生存在西荒的強大妖獸最先開始沉眠。
後來隨著仙靈之氣的日漸稀薄,連就生存在中州上的不甚強大的妖獸也都進入地底沉眠,隻不過這些妖獸的修為較弱每隔上三五十年還是得出世覓食一次,來維持生命的延續。
魔宮在修真界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也是第一個敢把山門修建在西荒的人族宗派。魔宮建立距今不過近萬年,恰逢地初變前後,但其究竟是為何人所建時至今日早已無從考證。
魔宮不僅建立的地址偏僻,而且魔門修煉的功法也極為奇特,不講究什麼清心寡欲、道法自然,隻是一昧的追求強大,為此不惜吸收地之間的黯黑、負麵能量,並以此來強大自身修為。
這種修煉方法與人族修仙大道大相庭徑,倒是跟十萬年前早已經消逝在時間洪流中的某一個種族的修行之法有幾分相似,本該為世人所唾棄。
隻是成仙路斷,眾多修真者無論多努力修行都再無法踏上仙途,便紛紛亂了心智,最後墮入魔道之中。
魔宮籍此廣收門徒,一時之間風光大甚,萬千修真門派中無可出其右者,哪怕是五大聖地的威勢亦被魔宮的鋒芒蓋過,魔宮弟子的人數極速攀升。
眼見魔宮強盛非常,第四代魔宮之主卻在修煉中為心魔所侵暴斃而亡,他門下的四大弟子修為相若、彼此不服,從此便各分東西,除了一人留守魔宮外,其餘三人各自在西荒重新開山立派,此後便分裂成為四大門派地獄門、黑水教、萬毒盟(百花教)、幽冥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