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青山,一個小村,一灣河水,一座石橋,
一方藍天,一抹白雲,一陣清風,,,
北宋年間,
正值中午時分,古時每日兩餐使得這個時候,大人們都在田裏忙碌,村裏隻有未生太多力氣的小童在嬉戲玩鬧。
河邊的垂柳樹下,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聽著其他人都歡聲笑語,無憂無慮,他卻獨自坐在那裏,呆愣的盯著清澈的河水。
他再過兩天就要去求學了,自家舅舅是十裏八鄉僅有的兩個秀才之一。舅舅說,孩子不小了,該入學了。
先生是一位名叫姚古的老秀才,舅舅就是出自姚老先生的門下,因為老先生住在山後的一個村落裏,和舅舅家挨的近,因此他明天就要往舅舅家去,他很舍不得玩到大的小夥伴
“常熠,你在看啥呢?”一個年齡明顯大一些的孩子跑到他的身後問道。
還沒等常熠回答,他隻見水裏突然劃過一條黑影,
“咦,這魚好大”沒等常熠回答他,這孩子就跑回去叫了其他人過來,準備捉魚。
“常熠,別愣著了,趕快和他們找點細草準備攔魚”
“行,旺哥,別嚇跑了”常熠反應過來,就飛快的跑去找細草。
.......
一眾小童捉到大魚,便生了堆火,烤魚去吃
每個人都在啃著自己分到的魚,都覺香甜無比,這時,常熠開口了
“旺哥,我過兩天求學,明天就要去曾家莊我舅舅家了”
常旺當然知道這個小夥伴中最機靈聰明的族弟就要去求學了
“常熠,你去求學多學點本事,以後去東京考狀元,做官人,我們就可以去東京找你玩了,哈哈”
“是啊是啊,聽說東京特別特別大,裏邊有好多好多人,還住了皇上!”
.......
常熠聽了夥伴們的話,畢竟是小小年紀,也沒了那麼多和朋友們離別的傷心,
“嗯嗯!嗯嗯!到時候都去,一起去東京玩。”
他開懷的笑起來,開始吃自己的那份香噴噴的烤魚。
第二天一早,常父套上牛車,便帶著常母和常熠往山後去
趕了一整天路,擦黑的時候,一家三口到了舅舅曾昶家,一起吃了晚飯,曾昶便叫來常熠和常熠表兄曾晟,交代兩天後去山中行拜師禮。
曾晟比常熠大了一歲,是曾昶的第二子,此時也是入學的年齡。
曾晟見到自己表弟後十分開心,他以前曾去姑母家中住過一段,和表弟的感情十分好。知道了表弟以後要和自己一起去讀書,他不僅高興有人可以一起玩,更覺得在以後挨罵挨打時也有人一起。作為曾昶的兒子,他和父親以前去拜訪過不少次姚老先生,知道姚先生脾氣很怪,經常用戒尺打學生的手心。
曾晟很是高興的帶著常熠興奮地玩耍了兩天。曾昶和常父則是在準備著孩子入學的文房四寶。
這一天,曾昶和常父常誠一塊領著兩個孩子帶著束脩沿著小道進了山中。
小道是青石鋪成,附近的村民為了感謝姚老先生的教書育人,便把這進山的十裏小道全鋪上了青石。
隨著腳步,小道慢慢到了盡頭,入耳的不隻是清晨鳥兒的鳴叫和微風,還有經久不息的叮咚清脆悅耳的水聲,道路兩旁的樹木也都變換成青翠欲滴的竹林。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諸魏,蔣沈韓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