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這龍虎山,東漢中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自從他們的老祖宗張儀生仙逝以後,龍虎山少了些許生氣,多了一絲肅殺的氣氛。
轉瞬間張儀生已經仙逝了半年有餘,龍虎山從上到下誰不在老祖宗死戰始皇不退,耗盡千年氣運救了一個所謂的應劫之人楊勇。龍虎山耗盡千年氣運得到了什麼?張儀生知,張九一不知,龍虎山所有弟子都不知。
那時候的張九一還是個孩子,各地戰亂百姓們痛苦不堪。饑荒饑餓是百姓們要考慮的事情,吃了上頓沒下頓,是每家每戶的常態。吃樹皮,觀音土是每家每戶的標配。觀音土是什麼?是一種白色黏土,吃了會給人一種飽腹感,但是不易消化。很多人都是因為吃了觀音土,歸去了。
那時候張九一居住在王家莊,他還不叫張九一,叫王二狗。當時的思想沒有改革,賴名好養活的觀點深入人心。他的父親想把他過繼給別人家,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孩子養不起,也養不活。王家莊本來是風調雨順,村民們過的很富足。奈何近些年連年大旱,再加上鬧饑荒,村民們家家戶戶都是清湯加樹皮。
碰巧這王家莊來了一個道士,霍!好家夥!逍遙巾、陰陽環,一身法衣持拂塵,身後背著一把墨綠色的古劍。那個老道士手裏拿著一隻燒雞,吃得津津有味。任誰一看都是有本事的人,那時候百姓飯都吃不上,道士也一樣,穿的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吃的上肉還能是沒本事?
一傳十十傳百,村民們都知道了這王家莊來了一個老道士。當時的村長叫王富貴,人如其名,家裏是富的流油。當然他也會接濟村民,但是誰能做到不留餘力的接濟呢,自然是我有十塊餅,我給你半塊。村民們都集合在王富貴家裏,讓王富貴拿主意。畢竟這王富貴是村長,平日裏對村民也不錯。
王富貴看到村民們骨瘦如柴的模樣,一咬牙決定將家裏的一半的食物用來情來個老道士祈雨。那時候的食物就是命,而錢已經不值錢了。
幹就幹,王富貴即刻讓村民將他的食物搬著,帶著全村村民一起跑到村口。那個老道士呢,就坐在村口的樹旁啃著雞,好不痛快。
還沒等王富貴開口,那個老道士用袖子擦了擦油膩的嘴笑道:“祈雨?我不要食物,把那個孩子給我就行了。”,完那個老道士朝著人群中指去,老道士要的正是王二狗。
王二狗的父母是想過繼給別人,當時真送出去的時候,卻又開始不舍。王二狗也知道自己要被送走的命運,抱著母親的腿痛哭,死活不肯走。
“劍起!”那個老道士也不惱,撚手掐訣輕喝一聲。那墨綠色的古劍出鞘,橫立在老道士的身旁。
老道士輕輕一躍,踏上古劍,直衝雲霄。隻見老道士從古劍上跳下,立在空中,在雲城上寫下九一二字,又落了下來。
村民們都愣在那邊,眼睛死死盯著那個老道士。就連王二狗也鬆開了手,愣愣的看著那個老道士。
“子,想學劍嗎?”老道士輕聲道。
“想!”王二狗道,誰少年時沒有仗劍走下的豪邁呢。
“三之後,必回下雨。”老道士丟完這句話,帶著王二狗禦劍乘風走了,留下村民們和王二狗夫婦一臉蒙蔽。
闕門皆朱漆銅遝冒,門外兩排五行令旗。
老道士告訴王二狗這裏是龍虎山,龍虎山道觀的外牆與梁柱,采用紅色,紅色主火,主南方,避邪。五行色令旗是道教做法事時,召請五方王、五方護法、五方鬼王,以護持道觀清淨和莊嚴。五行色令旗分別是:東方青麵鬼頭令旗;南方紅麵鬼頭令旗;西方白麵鬼頭令旗;北方黑麵鬼頭令旗;中間黃麵鬼頭令旗。代表五營神兵在此,邪魔歪道莫入。
老道士告訴王二狗以後就要當個道士了,要給王二狗重新取個名字。老道士讓王二狗自己想,因為名父母授之,師尊亦可授之。但老道士畢竟是外人,就讓王二狗自己想。王二狗想了一會告訴老道士自己就叫九一吧,老道士沒問緣由,給他改名為張九一。
從此龍虎山上多了一個掃地老頭,龍虎山所有弟子也都多了一個頑皮的師弟。今去抓掌教師兄的胡須,明去燒觀內的經書,但是沒人罰他,因為師弟的到來龍虎山多了一絲生氣。而那個師弟看見掃地老頭也會騎到掃地老頭的身上,讓老頭帶他仗劍走下。
每當有人問那個掃地老頭的身份,輕則罰抄經書,重則關禁閉,久而久之也沒人在意過這個掃地老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