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事情開始之前,先自我介紹一下。
我叫慕重三,來曆和朱重八的名字一樣,三月三號生,距而立之年還差了五個月,現在革命英雄城市南昌經營一家古玩店,位置就在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附近的古玩市場,店名既雅又俗,叫“近水樓台”。
胖子姓王,叫王東海,是我發,因為從膘肥體壯,村裏村外老的的都習慣叫他胖子,真名反倒很少人知道。
我和胖子自念書時一直同班,因為脾性相似,所以在所有同學裏我們關係最為要好。一直到高中畢業,因為文革,高考製度廢止,所有工農兵子弟要想上大學,必須得有地方推薦才能參加考試,跨入大學門檻。
在當時,隻有極少數人才有這樣的機會,我和胖子自然是輪不上了,也不能響應“上山下鄉”號召,正琢磨著未來該何去何從時,村口的大喇叭裏就傳來“四人幫”被粉碎的消息,不多久社會風氣就漸漸轉好了。我和胖子開始坐不住了,一個夜裏,我們就蹲在田間的河塘邊上,就著銀白的月光和聒噪的蟲鳴,邊抽煙邊聊了一整個晚上,終於決定出門闖闖。
剛出來那會兒,可以是時運不濟,全國經濟形勢雖然一片大好,但偏偏我們做什麼就賠什麼,幸幸苦苦忙活卻始終見不到錢,最後入不敷出,在工地上攬了半年工,生活十分窘迫。
後來,輾轉到福建,生意上認識個夥伴,我和胖子就是在他的酒菜桌上,被慫恿開始下海淘沙撈“水貨”的。
考古界有個詞,叫做“一船十墓”,意思是一條古代商船上的文物,抵得過地下十座大墓,而“水貨”就是指古代船沉後遺留的文物。
不過從水下淘沙,可比岸上淘土難度大多了,雖然遇不上什麼奇門遁甲,但因為自然環境多變,且行為極受限,這可不是光靠心和經驗就能駛萬年船的。我和胖子為此還專門去潛水學校學習了一陣。
話回來,富貴險中求,雖然凶險,甚至好幾次都差點喪命,但幾年下來,也確確實實賺了不少。
別看現在私自下海打撈古沉船遺物是違法行為,在當時,國家法律在這一塊還是完全空白的,既沒可以撈,也沒不可以撈。因此,除了我們這類亡命徒,周邊臨海的漁民百姓,幾乎順手都幹過這勾當。
一些運氣好的,撈上一兩件,轉手一賣,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好幾年了。當然也有運氣不好的,撈不到還事,最怕是前手快要摸到寶貝了,後腳卻一個浪頭過來,人就被永遠地被埋在海底白沙之下了。這種事,我在南海那會兒,已經屢聞不鮮了。
直到1986年4月,佳士得拍賣公司在阿姆斯特丹公開拍賣了一大批中國文物,其中光明清瓷器就有15萬之多,清瓷中康熙年間的景德鎮青花瓷就有近千件;還有一百多塊“南京馬蹄金”金錠,等等。這批文物,在當時最終拍出兩千萬美元的高價,在世界各國都掀起了不的浪頭。而這批文物來源,就是由一位名叫邁克爾·哈徹的英國人,成立的一家海洋商業打撈公司,打撈中國境內南海古沉船得來的。
這事一出,當時國內就哄傳的沸沸揚揚,人們至此才意識到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
翌年月,由國家文物局牽頭,成立了中國首支國家水下考古協調組,開始水下考古工作。緊跟著《水下條例》發布,將1911年之前中國領海內的水下遺存,都稱之為水下文物,禁止私自發掘和打撈。
此後人們才開始有了忌憚,但茫茫海域,僅靠這些還是無法杜絕海洋文物被私自破壞和打撈的厄運。
我也是早前聽到了風聲,加上當時一些其他原因,和胖子商量決定洗手不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