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最終回塵埃落定(1 / 2)

公元755年壽王妃傾晚逝,六月長安被攻陷,本來義軍已經趕到長安可以避免長安的淪陷,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全軍撤退,

長安徹底被安祿山占領。之後的一切因因果果全都按照曆史就班。

同年,唐玄宗在逃往四川的途中,途經馬嵬驛的時候,被逼無奈的唐玄宗下令縊死楊貴妃,

自從兩位國色天香的絕世美人香消玉殞,隻是一位是被逼縊死,一位是死守長安以身殉國。

公元756年唐肅宗李亨繼位,安祿山的叛亂依舊影響著當時的唐朝,由盛轉衰的唐朝並有太多的力量去悼念壽王妃的離世,

公元762年唐代宗李豫繼位,長達將近八年的安史之亂也漸漸平息。

遂感念壽王妃韋傾晚的誓死守城寧死不屈,雖最終長安失守,但念及韋氏的大義之舉,代宗下令以後妃之厚葬於韋氏並封其另二子為王。

看著韋傾晚墓前叢生的雜草,韋傾晚已經離開已經有十年了,孩子們已經已經是漸漸大了,李瑁之後沒有再娶,

卻仍舊記得韋傾晚離去時的話語,好好照顧孩子們,而孩子們雖然什麼都不說,但是李瑁卻深刻的明白,他們恨著自己。或者說是恨著韋傾晚。

當年,在他們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就那樣的分開,一眨眼的時間就是兩年,再後來,還沒有來得及看看孩子們就那樣的離開。

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李瑁也恨,所以,當時明明能保長安不被攻下,他還是依舊城門大開的讓他們進來。

因為他最想要保護的人都不在了,其它的還在什麼意思,對於他來說,隻有韋傾晚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人都沒有任何的意義,

這天下,這江山,本不是自己所願,但如果因為為是韋傾晚所想要的,那麼,他情願萬劫不複。

尤其是當他看到韋傾晚留給自己的最後一封信的時候,他算是徹底的明白,其實韋傾晚早就看穿了這一切,

也一直明白自己所做的開一切都是沒有用的,甚至也連一切的退路都想好了。甚至都預想到了自己的做法。

所以她才會殘忍的說,讓他留下,照顧孩子,將他們撫養長大,讓他們能幸福的,而且自己也不能隨她而去,

他也恨,恨韋傾晚連死都不留給自己,但是卻又不忍心讓她最後的一個心願落空,所以他一直堅強了下來。

如今已經是天下太平,他再一次韋傾晚接回這個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十年,他們之間再次相隔的一段距離,

如果人真的有來生,是不是能夠再遇到,對自己,對韋傾晚,如果再一次的重逢,他們該如何開口那段過往。

“晚兒,還記得你曾經和我說的那些嗎,你是未來的人的,我一直相信你所說的是真的,一直都相信,你說不想任何人知道你的過往,我已經辦好了,這個世上他們隻知壽王妃韋氏,再不知你的其它事跡,你該是瞑目了吧。”

公元766年,韋氏之墓被遷回益州,以宮居皇後之位的厚葬,隨著韋傾晚的下葬,

一時間所有關於韋妃的事情全部都官府和朝廷遏令禁製。直到漸漸的越來越難得聽到韋傾晚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