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憶是杭州
作者:冬日海洋
公元846年9月的一,在洛陽履道裏,行動不便,患有中風病的白居易,坐在自己家中的院子裏曬太陽。
這一年正月,白居易已過完自己74歲的生日,應該算是75歲了。他的老婆在幾年前就已經去世了,現在照料他的,隻有他的仆人白安。白安現在也到了50歲的年記,想當年,白大詩人去杭州赴任刺史的時候,白安還是二十多歲的夥子。
現在他也老了。
不過,還好,他沒有像我白居易這樣沒用,他還能手腳利索地來照料我。躺在躺椅上曬太陽的大詩人,看著白安的背影在想。
早飯已經吃過了,今的太陽也很暖和,心情也比往日好多了,但我好像感到那兒有不對勁的地方,也許我將不久於人世了。回想我的一生,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出了許多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詩篇。按理應該很滿足了,可是我心不甘啊。我這一輩子,為了孝敬母親,不能和自己青梅竹馬,心心相印的姑娘湘靈結婚,所以婚姻一直拖著,直到808年,我已經6歲那年,才和楊氏結婚。更可恨的是,為了安慰母親,我還特意寫了一篇名叫《贈內》的詩,裏麵有什麼“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的信誓。——哎,我這輩子是怎麼了,一定是哪兒出了問題。
這全怪母親,讀什麼四書五經,搞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下,如果再讓我重活一回,我也不做什麼狗屁官,寧願和我心愛的女人找個誰也不認識的深山老林隱居。
那樣過一生該有多好!
可這隻是個幻想而已。如果不做官,那我的基本生活也沒法保障,我還去哪兒找我心愛的女人。可惜的是,我這一輩子,總是和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擦肩而過。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我的母親。當然,母親是愛我的,她從就教我做人的道理。父親在外做官,常年不在家,我二十八歲之前的生活起居讀書學習,基本上都是母親照料,並經常聆聽其教誨。
這就壞了,母親的愛是一團死水。為了母親,我未能和青梅竹馬的鄰居湘靈結合。母親,咱是官宦人家,怎麼和那些平民百姓家的女兒結婚。可母親難道不知道,那就是我一輩子的幸福。
我的母親啊,你不讓我和湘靈結合,你就毀了我一輩子的幸福啊!
也不知是怎麼搞的,沒能和湘靈結合,母親你怎麼那麼高興呢,以致於,再去花園賞花的時候,怎麼能失足掉入水井中呢。
為了這件事情,我的政敵們題大做,我對母親不孝,最後皇帝礙於眾怒,把我流放江州,做了個江州司馬。
流放也好,是我更好的體察民情。為了躲避朝廷中黨派之爭,互相傾軋,我曾多次自請外任,做過杭州和蘇州的刺史。。
在杭州和蘇州的那些日子,是我最快樂最充實的日子。在杭州時,我和當地的人民一道,對西湖進行了治理,博得了當地人民的一片讚揚,而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在杭州,我訓練了一批能跳霓裳羽衣舞的歌姬。杭州這地方,氣候宜人,山水秀美,人傑地靈,女孩子長得特別水靈。並且,她們並不像北方的女孩子一樣,性格古板,而是思想開放,心靈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