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心隻讀聖賢書,百無一用是書生(1 / 2)

第一章一心隻讀聖賢書,百無一用是書生

詩雲:“仙佛茫茫兩未成,隻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在混沌星域華夏大陸東勝神州,有一個弱的王朝南宋。南宋末年,下大亂。偏安大江以南的南宋,本來富庶繁華下太平。朝廷上下歌舞升平,達官貴人們醉生夢死,老百姓安居樂業。然而這時,在南宋的北方在廣袤無邊的高原大漠之上,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崛起了一個彪悍勇武的民族。這個民族在首領鐵木真的帶領下大殺四方,建立了一個無比強大的蒙古王朝,鐵木真被尊為成吉思汗。蒙古王朝的興起帶著血腥和殺戮,迅速滅掉了南宋周邊的大金、大夏、大理,並且開始大舉進攻南宋。一時間,戰火紛飛,生靈塗炭。南宋雖然經濟繁榮,但是武力弱,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不久,蒙古人便入主中原馬踏江南,建立了大元帝國。大元開國皇帝是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建立的蒙元政權實行民族等級製度。元朝民族被分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是國族,被統治者稱為“自家骨肉”;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漢人;第四等是南人,地位最低,是最後被滅的南宋的子民,又被蔑稱為蠻子、囊加歹、新附人。南人倍受欺淩,被壓迫在社會的最低層。

夜已經很深了,浙江紹興鑒湖之濱,朱員外家的獨子朱旦仍然在挑燈夜讀。今是三五之夜,月明星稀,遠處偶爾傳來幾聲犬吠。九月的江南,草木搖落,秋風習習。窗外籬下菊花正在盛開,暗香浮動,疏影橫斜。朱府這個深宅大院裏,除了在書房讀書的朱旦之外,還有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趙靜姝和她的貼身丫環芸兒,另外還有管家朱忠和一幹男女仆人。其他人都睡下了,院子裏靜悄悄的。朱旦生來命苦,八歲的時候,父親朱強從軍抗元戰死在沙場。父親本來是一介書生,為了保家衛國投筆從戎,在文祥丞相的軍中抗元,最後國滅身死。朱旦失父而孤,與母親孤兒寡母相依為命。雖然家中還有些田產,是前朝的大戶。但隻能做到衣食無憂,勉強度日而已。朱旦從受父母教誨,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想著將來參加科舉考試求取個功名,達則兼濟下。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轉眼父親走了十年了,他已經十八歲了,成了一個風流儒雅夥子了。但見他蠶眉鳳目,麵如中秋月,腮綻桃花,身著白色綢衫,外罩青袍,貌比潘安,仿佛下凡的仙人。此時他手捧一卷春秋,心中波瀾起伏,想起戰死的父親,想到家國破碎,胡狄蹂躪大好山河……一時間百感交集,悲從中來,兩行熱淚跌落塵埃。“唉——”不由得一聲長歎。他找來一壇紹興女兒紅,來到院中的井,對月獨酌。並不自覺地悄悄輕輕吟唱:“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一時間,又愁情萬丈,“舉杯銷愁愁更愁”。

飲罷複飲,直至月斜壇空,朱旦醉眼朦朧,踉踉蹌蹌。回到屋中摘下牆上的莫邪寶劍,又來到井裏拔劍起舞,舞的是朱氏家傳的驚鴻劍法。但見朱旦身法輕靈,騰若蛟龍出海,落如蜻蜓點水,時而驚鴻掠,時而泰山壓頂,動如脫兔,快似閃電,劍氣如虹,寒光閃閃,最後已不見了朱旦的身影,隻見一片劍影……忽然,他驟然而止。看著那漸漸西下的落月和滿地的黃花發呆,呆若木雞。心裏卻在不停地默念:“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闕”。不久朱旦便在書房裏枕著他的“五經四書”呼呼大睡起來,直至光大白而渾然不覺。

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心隻讀聖賢書,一心考取功名的朱旦卻遭遇到人生巨變。大元朝窮兵黷武不重視教育,“八娼九儒十丐”,讀書人在社會上位排老九,被稱為“臭老九”。同時朝廷還廢除了科舉取士,斷了讀書人的出路。本來他們南人就低人一等,這又斷了讀書求功名的路,真是要命啊!十年寒窗苦,沒見書中的千鍾粟、黃金屋和顏如玉,隻得一身“之乎者也”窮酸氣,五穀不分,四體不勤。種地不懂,經商外行,人世間倍受白眼,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啊!朱旦一時聖賢書也懶得讀了,時常與街上的酒友吳文華、史白定、胡度叢、沙百田等一起飲酒解愁,消磨時光。偶爾也去遊山玩水,看看遠山如眉黛,看看澄江靜如練,看看鑒湖如明鏡,看看春花與秋月……秋月春風等閑度,二年時光過去,朱旦成人行加冠禮,取字初一。人生大事莫過於成家立業。母親趙靜姝請來鄉裏最出名的媒婆王巧姐,讓她出馬提親,了一樁門當戶對的好親事。武林城的錢員外家有一女如花似玉,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色,名字喚作雅芝,錢雅芝。定了良辰吉日,朱旦用八抬大轎將雅芝姑娘風風光光地娶進門。雅芝慧質蘭心,知書達禮,孝順婆婆,與朱旦舉案齊眉琴瑟調和。二人的姻緣一時被傳為佳話。家裏有了少夫人操持,又有母親、朱忠和芸兒在旁協助,老朱家漸漸的煥然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