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倭賊入侵,南門鶴來率領胡子和倭賊作戰,隊伍打散了,他隻身逃往南方,改名西門飛雁。
西門飛雁靠著在東北學會的攤煎餅技法(此技法是山東人闖關東帶入東北,並借鑒了當地“二人轉”的步法),並融入自身武學,獨創西門牛肉大餅,終成一代宗師,人稱“西門餅王”。
。。。。。。
潘家四朵花: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縣城,一縣之長居住的地方,自然是有別於鄉下。大塊大塊的石頭鋪地,兩邊是二層樓的商鋪,還沒亮時,就有店鋪開張營業,賣各式早餐吃。戴著禮帽、架著墨鏡,騎著自行車、穿著黑緞子上衣的人,身上還斜背著盒子槍。
一個身穿灰色長衫的中年人,看樣子像個教書先生,他一邊吃著早餐,一邊對著那些騎著自行車人的背影,嘟囔著:“你們神氣不了幾了。”
縣城裏,要宅子最大,名氣最大,那就隻能是潘府了。潘家祖上進過翰林院,那可是真正有學問的人。潘府曆代上上下下識文斷字的人不少,縣城裏不管發生什麼事,大家都喜歡去問問潘家。
潘家現在的當家人是潘誌清,膝下無子,隻有四女,分別是長女潘金蓮、次女潘銀聯、三女潘銅鍾、幺女潘鐵蛋。這四個女兒不僅習文,而且練武,她們在縣城的名氣不亞於潘誌清,比縣長還高。
潘金蓮的相貌在《水滸傳》及《金瓶梅》中,已有描述,這裏不再贅述。在武藝方麵,潘金蓮善使一根擀麵杖,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一寸巧”,所以請各位看官您千萬不要瞧不起這擀麵杖,擀麵杖的招式不在強上,而在巧上。金蓮的武學修為與廚房技藝已經高度融合,可以她做飯就是在練武。
潘銀聯容貌遠在金蓮之上,而且武功也了得,她在比武時善於打心理戰,往往殺對手於無形。潘銀聯充分利用人類見錢眼開、見色起意的特點,對手在比武時看見的潘銀聯,好像是個裸女,其實是幻覺,他們覺得潘銀聯身上隻有一條白色紗帶圍繞,那條紗帶三寸多寬,很薄。當紗帶向自己軟綿綿的飛來時,又好像看到紗帶裏還裹著美金,一疊一疊的百元大鈔,但隻是一瞬間,白紗帶化作鋼鞭,有時化作雷電劈向你,那真是還沒出招就被潘銀聯打敗了。
銅沒有金子貴,也沒有銀子值錢,但這隻是單價,隻要銅的數量足夠大,總價值就會高於金和銀。潘銅鍾深深的懂得這個道理,她也做到了,她人高馬大,體積遠遠大於金蓮和銀聯,能把武鬆裝下。潘銅鍾聲如洪鍾,故取此名。她身大力不虧,出拳和踢腿都非常迅猛,她的動作帶動著周邊空氣,掀起十級大風,足以吹走對手。
四女潘鐵蛋,善使鏈子錘,一條鏈子兩端各有一個大鐵錘,錘子是圓形的,每個錘子重00斤。潘鐵蛋自己長得像個球,所以她舞動鏈子錘時,人們就看到了三個球,根本分不清哪個是潘鐵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