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階》課堂教學實錄(1 / 3)

《台階》課堂教學實錄

執教:特級教師 餘映潮

一、介紹背景資料及教學重點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一篇小說,一篇講父親的小說。大家先把作者簡介讀一讀。

[屏幕顯示]

李森祥,浙江人。當代作家,浙江省作家協會的專業作家。

(學生齊讀)

師:再讀作品簡介。

[屏幕顯示]

《台階》以“農民的兒子”作為故事的敘述者,敘述了“父親”為蓋新屋而拚命苦幹的一生,表現農民艱難困苦的生存狀態和他們為改變現狀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憐憫雙重感情色彩。

(學生齊讀)

師:請做三個字的筆記——“敘述者”,大家記在書上。讀小說,就要看它的敘述者是誰,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要學習作者構思的技巧。比如說,我們學過的《最後一課》的敘述者是一個小孩兒,他是從兒童的角度來觀察世界的。而這篇文章的敘述者,是“我”,從“我”的角度來觀察“我”的父親。好,這節課,我們來欣賞兩個重點。

[屏幕顯示]

人物細節

二、品析人物

師:我們先開始第一個學習活動——品析人物。

[屏幕顯示]

用一句話概說“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句中要用上一個四字短語。

師:想挑戰難度的同學,也可用上兩個四字短語。給大家3分鍾時間,開始吧!

(提醒)用你們手中的筆,隨時把你們的思考所得變成文字。

(學生讀書、思考)

師:好了,咱們開始說話。為什麼要用含有四字短語的句子說話呢?有兩個目的:第一,訓練概括能力;第二,讓大家學用語言。

生1:父親是一個執著追求、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堅持不懈的人。

師:一口氣用了四個,核心關鍵詞是吃苦耐勞,為他的新屋準備了大半輩子。

生2:父親是一個老實厚道的人。

師:是啊,父親低眉順眼了一輩子。

生3:父親是一個不辭辛勞、不甘落後的人。

師:對,因為不甘落後,因為想自己家的台階高一點,因為要自尊,所以不辭辛勞。

生4:父親是一個忠厚老實、熱愛勞動的人。

師:是啊,好像一輩子都沒休息過啊。文中有這樣的描寫:“一年中他七個月種田,四個月去山裏砍柴,半個月在大溪灘上撿屋基卵石,剩下半個月用來過年、編草鞋。”多辛苦的父親啊!

生5:父親過得非常困苦艱難,即使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父親仍是一個忠厚老實、任勞任怨的人。

師:對,終於用無聲的行動,為這個家蓋起了新屋。

生6:我覺得父親是一個有理想、有自尊,為生活勤奮刻苦的人。

師:是啊,像牛一樣地工作,直到老去。

生7:我認為父親是一個有恒心、有毅力的勤儉持家的人。

師:他撿鵝卵石撿了大半輩子,終於要把修新屋的鵝卵石堆得像山一樣的高了。

好,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眼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父親?

[屏幕顯示]

一位體壯如牛、吃苦耐勞、要自立於受人尊重行列的父親。

(學生齊讀)

師:這樣一位父親,想受到人家的尊重,他常說“我們家的台階低啊”。升高台階,是這位農民的理想。

[屏幕顯示]

一位老實厚道、低眉順眼、含辛茹苦一輩子的父親。

(學生齊讀)

師:請大家把“含辛茹苦”四個字批在文中的這個地方——“父親老實厚道低眉順眼累了一輩子。”“含”“茹”都是吃的意思,“含辛茹苦”就是吃苦。

[屏幕顯示]

一位儉樸謙卑、沉默寡言、不怕千辛萬苦的父親。

(學生齊讀)

師:注意,這篇小說沒有具體描寫父親的語言,所以是沉默寡言,作者專寫他的行動,這就是構思的技巧。

[屏幕顯示]

一位在漫長的準備之中積銖累寸,終於如願以償的父親。

師:“積銖累寸”這四個字,旁批在“父親就這樣準備了大半輩子”這裏。它形容什麼東西都要一點一點地收起來,積攢起來。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