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乞兒葉樸(1 / 3)

在中州南部大地上有一處群山,最高的那座山峰喚作清源峰。此峰高達數千丈,山巔終年積雪,積雪又在山腰化水潺潺而下,養活了山腳數百戶人家。後來這些山民們漸成規模,這幾百人家組成的鎮又被叫做清源鎮。

清源鎮自有鎮曆以來,已過百年曆史。而今是清源鎮今年最熱鬧的一——山下的神仙們下來收徒了。

是的,清源山下住著山民,清源山上住著“神仙”。

這的當然不是真正的神仙,而是上清宗的弟子。但對一輩子也未出過清源群山的村民們來,這些踏足劍道的人自然已是貴不可侵的神仙了。

中州大地尚武,尤其喜愛利器,修煉者以用劍居多,他們將修煉等級分為八個境界,分別是,劍士,劍客,劍師,劍王,劍宗,劍皇,劍尊,劍聖,其中每一境界又有初中高三個階段。後來這群修煉者漸成體係,便被統稱作劍修。上清宗就是一個純粹的劍修門派。

在中州大地上,其實有很多這樣的劍修宗門,他們多數避世不出,潛心修行。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成為劍修的資格,界定能否修煉的標準是靈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靈根,隻是有好壞之分。

如果普通人的靈根為一品的話,那麼成為劍修的資格便是需要二品靈根,五品已經是上佳資質,再到七品則是修煉界中常的才。而大部分人基本都是一品靈根,這樣的靈根又被稱為廢靈根,此類人無法感應到靈氣,更別談吸引,因此他們終其一生也無法修煉。還有一部分是二品靈根,這些人因賦和身體條件有限,一般最高修為也不過劍師境。但與普通人相比,他們也算有所成,這部分人多在軍中任職,或是在家族中擔任門客幕僚。

擁有修煉資質的人可以用萬裏挑一來形容,許多宗門都需要靠從俗世中發掘弟子接引上山,補充宗門力量。這樣的活動被稱為接引大會。上清宗乃是大宗,一般二品靈根的弟子也難入眼,因此上清宗每隔十年才會在宗門域內舉辦一次,用來廣泛選拔劍修才。

而今,就是清源鎮十年一度的接引大會。

清源鎮百年曆史中,已經經曆過九次接引大會,僅有一人測出四品靈根被接引上山。而這也已經是七八十年前的事了。百年僅出其一,可見這修道資質確實十分難得,也難怪這山村中的人,永遠對山上下來的劍修充滿好奇和敬畏。

數百村民幾乎齊聚一堂,的村祠堂擠滿了人,盡管隻有二十以下的青年才能進行測試,但對於大人們來,就算已經沒有踏上仙路的可能,但看一看山上下來的神仙仙子們也是好的。

至於那些懷抱孩的就更加希冀了,一個兩個伸著脖子往裏麵張望,一來希望一睹神仙風采,二來也希望讓自己的孩多在仙長麵前露露臉,也為進入仙門增添一絲希望不是?

“胡鬧!”正中央的村長一臉怒容,不斷指揮著熙攘的人群後退。他這一聲喊可比往日嚴肅不少。“誰還在此喧嘩,可不怕打擾幾位仙長!”

果然,村長話一出口,四周立刻安靜下來,那些懷抱孩的更是連連後退,生怕唐突仙長,斷了自家孩子的仙緣。

“今年的神仙們怎麼這樣年輕,也不像神仙呀!”人群安靜下來後,又突然出現這樣一個聲音。

話音剛落,祠堂更加安靜了。這時話那人才發現眾人都在看他,就連上麵坐著的神仙之一也怒氣衝衝的瞪著他。當下更加窘迫。

其實也不怪他,他今年已經四十有四,這十年一度的接引大會他也經曆過三次,算上這一次已是第四次。以往每次下山的神仙們,各個長發飄飄,須發皆白,再不濟也是威氣逼人的中年人。哪像今這幾個娃娃這樣,一點仙風道骨的氣質也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