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圖書質量監督檢查
1.有重點、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組織有經驗、有水平的審讀人員,隨機抽查審讀圖書,對優秀圖書大力推薦;對有問題圖書及時處理並向上級彙報;發現傾向性問題,則向上級彙報,並向出版單位發通報。
2.每年進行抽查,方式有兩種:
(1)各出版社自查(每年至少兩次),省局和主管單位抽查;
(2)總局抽查。
(四)《圖書質量保障體係》中關於編輯出版的責任機製的規定
第二章編輯出版責任機製
第一節前期保障機製
第五條堅持按專業分工出書製度。
按專業分工出書對於發揮出版社的專業人才、資源優勢和特點,為本行業、本部門、本地區服務,提高圖書質量,形成出版特色,具有重要作用。各出版社必須嚴格按照新聞出版署核定的出書範圍和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加強選題策劃工作。
(一)圖書質量的提高,首先取決於選題的優化,優化的第一步要搞好選題的策劃工作。
(二)策劃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環節,出版社的全體編輯人員應認真履行編輯職責,積極參與選題的策劃工作。
(三)出版社編輯人員在策劃選題時,要注意廣泛收集、積累、研究與本社出書範圍有關的信息,注意加強與有關學術、科研、教學、創作等部門和專家、學者的聯係,傾聽他們的意見,提高策劃水平。
第七條堅持選題論證製度。
選題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圖書質量,也影響出版社的整體出版水平。出版社要對選題進行多方麵的考察,既要從微觀上論證選題的可行性,又要從宏觀上考慮各類選題的合理結構,為此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選題論證應當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始終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在此前提下,注意經濟效益,力爭做到“兩個效益”的最佳結合。使選題論證結果符合質量第一的原則,符合控製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增進效益的總體要求。
(二)要加強調研工作,充分運用各方麵的信息資源和群體的知識資源,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研究有關的學術、學科發展狀況,了解讀者的需求,掌握圖書市場的供求情況,使選題的確定建立在準確、可靠、科學的基礎上。
(三)堅持民主和集中相結合的論證方法。召開選題論證會議,論證時,人人平等,各抒己見,重科學分析,有理有據,力爭取得一致意見。在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下,由社長或總編輯決定。
(“專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