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關是“過河”遊戲。
河的左岸有一個農民、一隻狼、一隻羊和一籃子青菜,要求是農民把狼、羊和青菜都帶到右岸去,河裏有一條小船,農民每次隻能帶一個東西,並且剩下的兩個東西不能是狼和羊或者羊和青菜,因為他們存在吃與被吃的食物鏈之中,這三樣東西農民必須完整無損地帶過去。
這個題目我見過,是在去洪山高中考分配生的時候,不過不是中文題目,是英文題目,當時裏麵有很多單詞我不認識,但看著圖上的內容大概的想了想,我知道是“過河”遊戲,但是過河要求我沒有讀懂,所以那一題沒有給出正解。
現在以中文的形式把這題的要求看懂後,我才發現這道題原來如此簡單,隻怪我英文單詞記得不廣泛,不然那一題我肯定做對。
“真是太難了……”
妹妹在一旁抓耳撓腮,因為這個題目我熟,所以一分鍾不要我就破解了,而且準確無誤。
“啊!哈哈!”
妹妹更激動了,沒想到比第一關破解的還要迅速。她一個勁地誇我聰明,但我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這個古怪的山洞上。
不出所料,石塊上出現了第三關的題目,而洞裏的場景又變了,我們在原地並沒有走動,山洞因破題變化,這就像平行世界的異空間一樣。
我提高警惕的同時一直在想要怎麼出去,在第一關,石塊對麵是石牆,但是第二關和第三關對麵並沒有石牆,而是長滿青苔的洞壁,頭頂的枝條和青苔不變,就像是一個固定的容器裏變化著不同的內容。
我哥和嫂嫂還是不在。
第三關也是過河遊戲,不過這個過河比第二關的要難一些,我也沒玩過,是三個野人和三個士兵都要過河,他們站在左岸,要把他們全部送到右岸去,河邊隻有一條小船,要求是:船裏每次隻能坐兩個人,必須要有人開船,因為野人會吃人,所以每次過河剩下的人中必須是士兵的人數大於或等於野人的人數,這樣才能保證士兵不被野人吃掉。
這道題妹妹連題目的意思都沒讀懂,可把她急壞了。
“姐,交給你吧,我看不懂。”她對我笑笑,我無奈的歎了口氣。
第三關的洞裏是一塊更大的石塊,它躺在地上,如床一樣,能躺人,它的旁邊不遠處堆放著一些零散的如陶罐的石頭,這樣的布置讓我覺得這裏似乎有人住過,隻不過那些家具都是石頭做的。
我隻能想到最初的猜測,難道這裏真的是墓地?
我隻想盡快找到我哥和嫂嫂,然後帶他們盡快離開這裏,這會我爸和我媽肯定在家裏急壞了,我就沒心思破解所有的題目。
既然士兵的人數要大於或等於野人的人數,那麼我先移動兩個野人到小船上,到達右岸,放下一個野人,另一個野人把船開回來,接第三個野人過去,這樣三個野人都在右岸了。我再讓一個野人把船開回來,把他放下岸,讓兩個士兵開船過去,把他們都放下岸,讓一個野人開船回去,發現不對頭,左岸剩下兩個野人和一個士兵,很明顯遊戲失敗。
“啊,怎麼錯了啊?”妹妹完全看不懂我怎麼玩的,當她看到遊戲失敗她就不開心,要我重新玩一遍。
我也來了疑惑和興趣,剛才失誤了,但這題目不算難,必須心思縝密,考慮周全,所以這一次我心裏默想了一下解題路線,將剛才的錯誤排除,找到了正確的解題方法,也明白了我上一次的錯誤所在。
開始還是帶兩個野人過去,放一個野人在對岸,然後另一個野人去接第三個野人過來,這樣三個野人都在右岸了。我再派一個野人回去,把他放下岸,讓兩個士兵過去,這樣右岸是兩個野人和兩個士兵,左岸剩下一個野人和一個士兵,剛好平衡。接著安排一個野人和一個士兵回去,把他們都放下岸,讓兩個士兵過去,把他們放下,讓右岸的野人去接左岸剩下的兩個野人,分兩次接,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