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空中觀色見丹霞,色裏尋空悟月華,
身外功名真草,眼前兒女實空花,
陰陽賦性終無損,血肉成軀到底差;
可奈世人看不破,偏從假處結冤家。
話黑孩兒太子從自己母親玉麵娘娘口中得知豬一戒是當年害死她的冤家,故而黑太子就決心要殺他報仇。隻是因為他害怕留下孫行者師徒三人,會給自己留下禍患,所以黑太子便決定帶上自己的隨從連夜前去捉拿他。黑孩兒又害怕自己沒有辦法將孫履真捉來,他隻得求玉麵娘娘悄悄地將父王的鬼兵符偷了出來。等到鬼兵符取出來之後,他親自到軍營中挑選出來一隊魔兵,叫他們前往刹女行宮捉拿那三個和尚。臨行之際,黑孩兒又叫他們都銜枚夜行(古代行軍時,將木棍綁在士兵的嘴上,讓他們不能話),不可以大聲吆喝以驚動了自己的覆亡。
眾魔兵奉令,便乘著一陣陰風跑到刹女行宮前。這一隊魔兵之中,原有一個統領眾魔的總魔。到了行宮,總魔沒有選擇貿然衝進去,他先吩咐眾魔道:“雖然這座廟裏隻有三個和尚,但他們卻都是有些道行的東土和尚,所以你們不可以輕易驚動他們,讓他有所準備。”
“那我們該怎麼辦?”
總魔從隊伍裏麵挑出來兩個精細魔,“你們兩個平日裏最是機靈,故而你們先悄悄進去,好好打探一下那三個和尚在裏麵做什麼。”
精細魔得了令,就輕輕地走到後樓。他們見沒有人在樓下,就又輕輕地走上樓來。他們到了樓上一看,隻見琉璃燈下有一個相貌嚴肅的半老和尚,他正盤膝裹腳地坐在蒲團上閉目打坐!這個和尚手持著檀木棒,那根檀木棒上閃爍著渾厚的佛光,映著琉璃燈的燈光,照得滿樓雪亮。兩隻精細魔不敢上前,便躲在旁邊偷看。那個和尚雖然坐在那裏端然不動,但是卻讓他們感到十分的畏懼。
他們看了半,卻沒有看見那兩個和尚。於是他們又走到東邊那一間來查看,隻見剩下的兩個和尚都睡在那裏麵。他們剛想要上前去仔細觀看,可是沙彌平日裏掛在腰間的金身羅漢的法像頓時亮出來一道閃光,逼得兩隻鬼根本不敢近身。他們遠遠地看見這兩個和尚相貌古怪,便感到有些害怕,最後他們隻得悄悄地走下樓,將他們看到的事情報告給了總魔:“老大,這裏麵果然有三個和尚,一個和尚正在打坐,另外兩個和尚正在睡覺。那打坐的和尚雖然有道行,十分可畏,但是還生得純眉善眼。隻是那兩個睡覺的和尚長得實在是太古怪,就算是睡著了,遠遠地看上去還是令人感到害怕。我想如果咱們吵醒了他們,那兩個人動起粗來估計可是了不得!故而咱們絕對不可以惡取,隻能想個辦法兒迷惑住他,尋找機會,才可以下手。”
總魔道:“你們得也是,就用你的辦法吧。不如咱們先用美色戲弄他,把他迷地團團轉之後,再尋機將他抓起來。要是不行的話,咱們再變成惡鬼唬嚇他,把他從樓裏麵嚇出來,我們便好捉拿了。要是實在不行的話,咱們就一起硬上,憑著咱們人多,還不怕抓不住他們嗎?”
總魔就吩咐眾魔將大殿圍起來,然後他便派幾個鬼一起上去依計而行。
卻唐長老,眼觀鼻,鼻觀心,正在蒲團上坐到定生靜、靜生慧之時,他便聽到兩個魔鬼趴在窗戶邊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唐半偈悄悄地轉目一看,隻見窗台上有兩個怪模怪樣的黑影在窺看他,所以他就知道有魔鬼來了。於是唐半偈就牢牢地攥住檀木棒,把自己的心性定了下來。唐半偈心性一定,那兩個魔鬼便悄悄離開了。可是沒過多久,唐半偈又看見幾個美婦人走到他的麵前,這幾個美婦人長得十分標致。怎見得?但見:
櫻桃口,楊柳腰,引將春色上眉梢。腮痕分淺杏,臉色借深桃,豆蔻芳香何足並,梨花淺淡不能描,看來還比牡丹嬌。
那幾個美婦人笑嘻嘻地看著唐長老,“老師父你是哪個寺裏來的,法號什麼?這樣冷的,您不去睡,卻冷清清獨坐在這裏,我們姊妹們實在是不忍心看下去。”
唐長老低著頭,垂著眼,就像是不曾聽見的一樣。那個美人又道:“這樓上冷冷清清的,您一直坐在這裏幹什麼?我下麵可是暖烘烘的房兒,華麗麗的床兒,香噴噴的被兒,軟溫溫的褥兒,長蕩蕩的枕兒,咱們何不甜甜蜜蜜地睡上他一覺兒,何必傻乎乎地坐在這裏?就算是你能立地成佛,那也是要吃虧的。更何況這個世上凡是做和尚的人,一千個人倒有九百九十九個人是要下地獄裏!我看你還算是明白些事理,怎不浪子回頭?”
唐長老任憑他花言巧語,就是不開口答應。那幾個美婦人你一言、我一語了半,見唐長老全都當成耳邊風,故而他們便惱羞成怒、帶罵帶嚷道:“你這個和尚原來這麼不識抬舉,不識好,我姊妹們這樣苦勸你,你就是不理,隻怕我們走了,你一個人獨自坐在這裏,還要惹出不少禍事來!”
罷,她們便想要強行纏到唐半偈的身上,誰知道她們剛一碰到唐半偈的身體,唐半偈手上的檀木棒便發出來一道亮光,將她們的手彈開。那幾個妖怪變成的美婦人見到自己沒有辦法接近這個和尚,她們就一邊罵著賊禿長、賊禿短,一邊走下樓去了。
沒過多久,唐半偈又聽見樓梯在響。這時又從外麵走來幾個人,唐半偈仔細一看他們,卻跟前邊美婦人大不相同。怎見得?但見:
一個個形容怪惡,或高揚青臉,或亂列獠牙;又有幾個相貌稀奇,或直衝赤發,或倒卷黃須。銅鈴樣豹眼,睜起看人寒凜凜;鐵錘般拳頭,指來相對冷陰陰。肚皮大,臂膊粗,走了來一團暴戾;耳朵尖,鼻梁塌,望將去滿麵歪斜。攢著眉,如啼如哭,果然難看;開著嘴,似嗔似罵,其實怕人。指為鬼怪,而鬼怪不如斯之奇醜;認是禽獸,而禽獸豈若是之多媸。
聞人傳,未免吃驚;狹路相逢,定須嚇殺!
這一班惡人走到唐半偈的麵前,便伸手指著唐半偈的鼻子破口打罵道:“好你個大膽的和尚!自古以來,凡是進入到我國的人都必須覲見我們的國王,好換取通關文書。你們既然到了我們國家,怎麼不朝見我們國家的君王,反而縱容自己的徒弟到大街上誆騙商人的飯菜?你那個長著一副長嘴大耳的徒弟已經被我們捉走了,明我們就要將他殺了!你快跟我們走,我帶你去找我們大王請罪,這樣你或許可以救他。”
唐半截坐在蒲團上明明白白地聽見了惡人們所的話,可是他卻根本不被這些妖魔們的邪言亂語所嚇到,更沒有貿然跟著他們去救自己的徒弟。見威脅的不管用,那一班惡鬼又指著唐半偈罵道:“好你個賊禿!你在這裏裝聾作啞不話,難道我就能饒了你嗎?的們趕快把他扯起來,綁了去見大王。”
這些惡鬼們雖然惡言惡語地要將唐半偈抓起來,但是因為佛祖賜下的檀木棒被他緊緊地握在手中,故而惡鬼們隻能圍著唐半偈轉來轉去,根本不敢近他的身。唐長老見到這幅光景,便束正了自己的身心,口中繼續念著佛經,絲毫不理會他們。眾鬼們在他的周圍亂了許久,沒有辦法奈何得了他,所以隻得漸漸散去。
那幾個惡鬼們沒有辦法將唐半偈捉走,便回去將唐半偈手裏的那根檀木棒的厲害告訴了守在刹女行宮外的總魔。他知道唐半偈手裏的那根檀木棒一定是至陽至剛的佛門法寶,那幾個的惡鬼身上散發出來的陰氣壓不住他的陽氣,所以他們才沒辦法靠近唐半偈。
“既然幾個惡鬼身上散發出來的陰氣鎮不住他的寶物所散發的陽氣,那麼咱們就全部衝上去,不怕鎮不住他!”總魔朝著鬼兵們一招手,“都跟我來!”
沒過多久,唐半偈聽見樓梯邊上傳來一陣陣沸騰的人聲。唐半偈透過敞開的大門往樓下一看,整個樓層底下擠滿的兵將,他們手持著刀槍劍戟,叫喊著要將唐半偈抓起來殺死。
唐長老一開始稍微有些慌亂,聽見隻做不聽見,看見隻做不看見。
眾魔見自己的聲勢似乎震懾到了唐半偈,便擎起刀劍要殺上樓去。眾魔們殺氣騰騰的氣勢嚇得唐半偈將自己手中的檀木棒掉落在地上,不巧的事,這根檀木棒剛好掉落在了一旁的木魚上。那木魚發出地聲音並不是很響,但是那些妖怪們卻像是聽到山崩雷鳴一樣紛紛地捂住耳朵,在地麵上翻滾著,臉上露出痛苦不已的表情。看到眾魔們倒在地上,唐半偈明白一定是佛祖賜下的寶物顯靈了,所以他連忙將檀木棒從地上拾起來,一邊念叨佛經,一邊拿著檀木棒用力地敲起木魚。
眾魔們聽見連綿不絕的木魚聲從樓頂上傳來,它們便感覺自己的腦袋就像是要炸開了一般,紛紛在地上哀嚎。隻有領隊的總魔因為法力高強一些,還能勉強站在地上。看著色開始慢慢變亮,總魔的心裏開始慌亂了起來,他隻得捂著耳朵朝樓上大叫一聲道:“你這個賊和尚!你倚著那根破棒子,讓我們陰兵奈何不了你。等我上報給國王,派來禦林魔兵將來你捉起來,叫你死無葬身之地。”
群魔們見總魔在那裏怒喊,他們也就跟著總魔一齊咒罵。沒想到這一聲喊叫,終於把睡死的孫履真給驚醒。他一骨碌地從地鋪上爬將起來,“什麼人在那裏吆喝!”
孫履真急忙走出房間,便看見許多兵將將樓下擠得水泄不通。但見:
人人仗劍,個個持刀。仗劍的咬牙切齒,持刀的怒目橫眉。這個叫快拿來碎屍萬段,那個叫綁將去瀝血斬頭。你跑過東,無非做唬嚇之勢;我跑過西,隻要揚殺伐之威。指的指,搠的搠,何曾歇手?罵的罵,嚷的嚷,絕不住聲。冷颼颼,寒凜凜,無非鬼國英雄;黑沉沉,烏慘慘,信是魔王世界。
孫履真看見樓底下站了許多兵將,這些兵將長著一副人臉,可是卻滿臉的陰氣,他也不知道這些兵將到底是是人是鬼。他們都拿著刀劍在下麵咒罵唐半偈,叫喚著要將唐半偈捉去正法,這讓孫履真頓時怒不可遏。於是孫履真連忙扯出金箍棒,朝著他們大叫一聲道:“什麼妖怪?膽敢仗著人多欺負我師父!不要走,且吃我一棒!”
眾魔一抬頭,便看見孫履真拿著鐵棒向他們打來。隻見孫履真長棍一蕩,數十隻惡鬼頃刻間灰飛煙滅。看到孫履真如此厲害,眾魔們“哄”的一聲都朝寺外跑去,眨眼間便跑了個了幹淨。
眾魔跑散,孫履真也沒有跑去追趕,隻見他轉身走到旁邊的屋子去尋找師父,卻看見師傅安然無恙地端坐蒲團上。沙彌聽見孫履真地聲喚,也連忙提著禪杖趕出房門來。唐長老看見徒弟們都出來,眾魔們又都散去,他便開口問道:“徒弟呀!這裏是城郭之中,又不是山野幽僻之處,為什麼這裏也會有魔怪?”
孫履真道:“我也想不出來,莫非老師父心邪,惹出心魔來?”
唐半偈笑道:“如果是我心邪惹來心魔,那麼我必為心魔所抓去,為何我能安然無恙地坐在這裏?”
沙彌道:“真是多虧師父有手段!”
唐長老道:“我有什麼手段?不過以正克邪而已!”
師徒三人正在聊著,他們沒有意識到窗外已經亮了。唐半偈看見上的太陽,連忙起身道:“已經亮了,這裏並非是什麼善地,我們趕緊早點收拾行禮走罷。”
孫履真道:“師父的不錯。沙師弟,你趕緊收拾行李,我跟師父先下樓去叫呆子起來。”
沙彌答應了,孫履真就跟著師父一起下樓去了。他們一到樓下,就四處去尋找豬一戒。他們隻看見牆壁邊上鋪著一地幹草,龍馬也係在長廊下邊的柱子上,但是他們卻怎麼也找不見豬一戒。
孫履真心中便猜疑道:“難道他是到外麵出恭去了。”
孫履真跑到刹女行宮外找了一圈,仍舊沒找著豬一戒。等他回來的時候,沙彌已經將行李扛到樓底下了。他們見豬一戒還是沒有蹤影,所以他們便走到行宮門外的街巷裏去尋找豬一戒。結果找了半,還是沒見到豬一戒。
孫履真著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難道豬一戒逃走了?”
沙彌道:“那個二師兄未必會逃走,恐怕多半是他瞞著我們去買東西吃了。”
唐半偈忽想起來魔將們所的話,便驚叫道:“不好了,豬守拙被妖怪抓走了。”
(冬川:撒花,終於不是師父被妖怪抓走了!)
孫履真道:“師父你怎麼知道?”
唐長老道:“夜間的那些妖怪,曾經我縱容徒弟騙別人的飯菜,所以他們將豬一戒捉去了,明早起來就要殺頭。我本來以為那是魔鬼嚇唬我的話,現在豬一戒人丟了,想必是他真的被妖怪捉走了。”
孫履真道:“那個呆子還算是有些本事,怎麼會輕易地被妖怪給捉走了?就是被妖怪給算計了,他也能吆喝幾聲,叫我們起來……他怎麼會被那些妖怪給悄無聲息地捉走了。”
大家正在那裏疑惑,那個老道婆忽然了走出來,“幾位師傅怎麼起得這麼早?”
唐半偈道:“我們急著西行,所以起得很早。”
老道婆道:“你們既然是要走,那麼等我再煮些粥,讓幾位法師吃了好走路。”
罷,老道婆就要轉身回廚房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