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悲傷的開始) 第七章(三)(1 / 2)

韓湘明白,自己的青春就像是一個難以言表的詞語、或是一種難以捉摸的神秘、還可以是一段肆無忌憚的張揚。

在青春裏,自己的那一段愛情是一段怎麼形容都不為過的歲月。從懵懂的青澀裏一路走來、我們向往著青春、有了一種想一夜之間長大的衝動、而當我們明知年華終將老去的時候、站在青春的尾尖眺望、我們懷念著青春、懷念那些肆無忌憚。

有人說青春是踩在雪地的腳印、可能沒有完整的輪廓、可能不是最美的風景、但卻都是自己的痕跡。青春就是這麼真實、它可以從父母的發間偷偷的溜走、又可以偷偷的在你發間停留。它可以毫無顧忌的到來、也可以無牽無掛的離開、沒有人可以留住他、是的、我們隻能留住關於他的美好回憶、如此的真實、真實的讓人心痛卻怎麼也恨不起來。

就像湘湘自己曾經看過那一首小詩:“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隻為尋你的一絲氣息。”倉央嘉措這樣說也許,那一個年輕的喇嘛這樣的吟唱、隻為了尋一絲氣息、或許就真的是為了他的心上人吧、不為超度、隻為觸碰她的指尖、是青春教會他成長、教會了他愛、教會了他隻為途中相見、

韓湘認為,也許這就是,青春也可能就是這樣吧:不為參悟、隻為梵唱、不為超度、隻為觸及、不為修來生、隻為遇見、青春、是永遠的那麼幹淨、清澈。他可以是盈盈月光下那掬最清澈的水、也可以是灼灼紅葉中那片最相思的情、還可以是萋萋芳草間那束燦爛的花。

也許在我們的年華裏,你可以幻想那種開到茶靡永不敗落的愛情、也可以想象情人如花的笑靨、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喜歡幹淨、清澈。

可是,自己和雨軒的青春卻是一部沒有結局的電影。我們都在不停的奔跑、不停的追逐、都為了能在某個街角遇見對的人、卻也在不停的錯過、每部電影的最後都會有字幕總結、而青春的總結是無限的省略號、在這部電影裏、我們迷失在郭敬明的憂傷之中、

就像自己在每一個夜裏曾無數次的幻想著夢裏花落知多少、卻在韓寒的三重門裏驚醒、知道了所謂的強奸文學、青春永遠是那麼糾結、糾結的你無力去掙脫、卻渴望繼續、

就這樣、如電影般、沒人會喊停、隻有不停歇的繼續。

就像自己在沒有雨軒的青春裏,就是零碎的浪漫。在這個屬於自我的世界裏,從來沒有對與錯,有的隻是青澀的愛情、無惡意的叛逆、有裝出來的深沉和憂鬱、也有故作堅強的眼淚、

韓湘知道,有時候,太多太多了、我們隻能用一個詞語、幾個字眼、來標識這零碎的青春、這些瑣碎卻永遠不會忘記的浪漫。

曾幾時,自己看到冰心說:“願你的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一個美麗的黃昏。”湘湘想,也許自己和大多數人一樣、明白了青春的含義:珍惜每分每秒、利用每分每秒、抓住每分每秒、讓成長的聲音刺破九霄、響徹大地。

著這場自己和雨軒都彼此錯過的青春裏、應該是充實的的歲月、更應該是成長的季節。

“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郭小川這樣理解的人生、韓湘明白,也許青春是應該為人生負責的、青春不僅僅是浪漫、還有責任與使命。就這樣、一直走下去吧、青春陪著我們、慢慢的、慢慢的走下、某年某月某日、發覺青絲不在的時候、遙望天空、記得、有一段年華、叫做青春、有一種愛情,可以撕心裂肺。有一個人曾經出現在自己的年華裏,他就是雨軒。即使已經滿目蒼涼、、、

往事於自己就是一窗玻璃,用身體撞碎了之後不躲不避擦著淩厲的碎片走過去,一窗一窗地走過去。回頭看時卻隻是橫流一地的碎片,看不清楚,拾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