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未時二刻,氣和暖,西街熱鬧,叫賣聲交錯悠揚,行人攘來熙往。置身其中,總以美物為誘,美食為引,不覺中踏遍巷尾街頭。
“好……好……再來一個,再來一個!”
街尾拐角處,一個簡易的亭房內,一群笑容可掬的布衣百姓正圍坐在一位書先生的身旁,周遭人聲鼎罰循著他們的目光,紅漆的案上一個豎放的紫檀醒木,一盞熱氣騰騰的香茶,案前一位約莫五十歲上下的書先生。
在不絕的吆喝聲中,先生手捋黑髭,雙眼微眯,在悠緩的低哼中輕晃著腦袋。眼見喧聲不減,先生抬眼拂袖,一聲震響後開言道:“好,既然列位聽興正濃,老朽就獻醜再一個!”
霎時間台下掌聲雷動。
“話東街百裏開外住著一家姓吳的員外郎,吳員外曆來從商,也頗有些資產,為人謙和有禮,樂善好施,與周邊百姓相處的極為融洽,可謂……大善人……一個!”
又是“砰”的一聲,先生瞪大的眼睛又緩緩收回。
“好……”台下熱情相饋。
先生接著道:“要起這位員外郎還確有些來曆。傳言,吳家早年間有本祖傳的奇書蕉東經錄》,吳家祖上本是武學世家,上三代有位叫吳玄的武學奇才,生一副橫練的筋骨,還未成年就精通各路武學,當年在江湖上也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後因江湖紛爭,愛妻慘遭毒害,他悲痛之下決定退隱江湖,終身閉關不出,風燭之年才將畢生所見所學,記載於冊,書名便蕉東經錄》。”
“一時間,江湖各路英雄豪傑,武學之士為了能一睹奇書,無不登門拜訪,吳家上下不堪其擾,故連夜遷徙,避居在此。據在吳玄離世後,吳家後人將《東經錄》在他的靈前焚毀,此後世上再無奇書《東經錄》,吳家後人也從此改經商道,讓人不禁感歎曾經盛極一時的武學世家,從此沒落,還有那被世人奉為奇書的《東經錄》也永遠成了江湖的未解之謎。”
到此處,先生緩緩端起麵前的放了許久的茶盞,一飲而盡。
台下的聽眾也一片嘩然,紛紛低頭密談,一陣嗡鳴嘈雜過後有好事者高聲道:“那吳家後人也忒無能零,偌大的武學世家沒落就給沒落了。”
“就是,還有那《東經錄》怎的燒就給燒了……”
“是啊,留給我也是好的,他們不想學我還想學呢,大夥對不對啊……”
簡易的亭房內頓時笑聲迭起,久久不散。
先生忙起身接連彎腰拂手道:“各位稍安……稍安……”
待熱嘲逐漸褪去後,先生又將麵前的茶盞蓄滿,而後捋了捋黑髭繼續道:“棄武從商,隻是個人選擇,無能之確是言重了,至於那人人都想一睹為快的奇書《東經錄》,一朝被毀,確實令人惋惜。不過常言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妙哉,妙哉啊……”先生的腦袋又輕晃起來,黑髭上輕撫也更加緩慢悠長了。
此時席間又有人搭話道:“現在有什麼好,要是能身懷絕世武功,去那江湖大闖個名堂出來,好不痛快!”
先生連連笑道:“壯士好誌氣,好誌氣啊……不過如今這員外府倒是又出了一位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