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戰事不斷推進,而在北方,帝都以西六百裏的地方,北涼,涼州府,北涼十萬大軍從這座邊城整裝而出,直撲南越碎雪關而去。
北涼尚武,民風彪悍,自北涼開國大帝景帝元絳起,北涼曆任皇帝都是武功高絕之輩,而今興帝元昊,師承北涼最強宗門刀宗,五年前便是武君強者,如今更是隱隱有北涼第一高手的實力。
自北涼得到南越進攻旅宋消息的半時間,興帝元昊便下旨揮軍東進,北涼西麵皆是巍峨高山,終年積雪,不宜居住;而南麵百裏便是蜀之劍門關,蜀道難,難於上青,大軍在峽穀山川間行進本就不易,再加上險為關,隻要不是蜀國獻上城池,再多人馬怕也沒用;北麵則是浩瀚沙漠,幹旱無比;唯有東麵,南越的萬裏江山,錦繡山河,雖然南越王朝強大無比,但是有北方魔族及百裏荒地阻擋,數百年來南越也未曾進攻到北涼國境過。隻有東進才能擴大版圖,而北涼人口眾多,本身土地已經滿足不了糧食需求,因此,戰爭便成為了北涼上下一致推行的國策。
於是北涼便將一萬北涼玄紫鐵騎盡出,在沒有高牆的城外野戰的話,皆身著紫衣玄甲,配以寶馬為騎的北涼玄紫鐵騎便是下最強軍之一。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穿過百裏荒地,直逼碎雪關前。
碎雪關,北接橫斷山餘脈,東連浮玉山脈,為通往西涼的重要門戶,亦是帝都盛京防衛西北的重要屏障。
關隘以北是百裏荒地及北原極地,常年大雪,關隘以南則少有大雪,故稱此處關隘為“碎雪”,以此為雪量分界線,又諧音瑞雪,兼有祈福之意。
碎雪關關城內,臨時指揮行營裏,正有一人徹夜未眠,一張國字臉,加上毛糙的胡須,疲憊的眼神以及披著一套並不搭的灰布大衣,假如不是在這碎雪關內,任誰都想不到他,便是北軍元帥王翼。此刻,王翼腦中思緒萬千,雖然朝著北涼方向望去,但腦裏卻想著帝都的那位。
雖魔族內亂,暫時無法顧及南越,但四衛之地還需駐有日常防守軍隊再加上燕雲城這州府所在以及府內的常備駐軍,碎雪關處可調動的北軍不足五萬。
碎雪關易守難攻,但若北涼誓死一戰而關破,則楚雄,西昌盡有危險,再進一步便是帝都。“如此情形帝都的十萬禁軍還是不發一兵,陛下到底有何打算?”
饒是已身居元帥之位王翼也不由產生些別的想法。自己本是太子門下,後太子被殺才轉投乾帝,而乾帝也隻是因為自己掌握軍隊又新臨帝位,需要安撫軍隊和部分門閥勢力才留下了自己,而這樣自己還是從南方調往北疆,雖然職務未降反升,但對於南越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即使在自己軍中,部分將士也都認為如今的南軍元帥石煒才是軍中第一人。
“難道陛下要借此機會,將我的影響力完全除去嗎?哎。”王翼不禁感歎。“此戰過後我便請辭吧。”思索了一夜,心中有了決定後,壓在他心中的那塊大石頭才算輕了一些。
而關外十幾裏處,風沙嶺,北涼大軍駐地,北涼兵馬大元帥元稹也一夜未眠,此刻他正看著桌上的地圖,出行前興帝元昊便定下方針,“奪取碎雪關,攻陷西昌府,讓南越帝都盛京城再無險可守,變成隨時可取之物。”
雖然元昊也知道此戰艱難,攻打碎雪關大半要無功而返,但作為帝王,元昊明知不可為也要為之,因為這是國運之爭,假如此次不取,國人失了好戰之心,軍隊失了願戰之意,偏居西北的北涼,等南越騰出手來遲早要被滅國。所以,元昊便讓自己的叔叔,老成持重且是北涼柱石的兵馬大元帥元稹領兵出征攻伐南越,此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而元稹雖然猜得元昊的部分想法,但還是需要盡己所能。“南越軍隊畢竟不是待宰羔羊,如何在對方嚴陣以待之下攻下此關,還需等探馬回複再行定奪。”心裏雖如是想著,但元稹還是繼續沉思,地圖上畫了又畫,直至亮也未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