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後記【大結局續】(1 / 2)

大風曆兩千四百二十年四月十五。

低調肅穆的宗府被禁軍圍繞,宗府的重重院落之中,平日裏緊閉的宗卷樓正大開,一位位夏氏宗族耆老沉思站立,滿頭銀發的華宓嘴唇緊閉,她將目光看向那數十年沒有進去過的宗卷樓,那裏麵有記載著夏氏宗族所有族人生平事跡的卷宗,那裏有大夏第三任皇帝。

夏兆幸正翻閱一份卷宗,卷宗起源於景王夏紀禹,然後記載的是王太子鼎,然後是金鱗郡侯夏弘聞,然後是皇太子衝,最後是現在的大夏皇帝幸。

“啪”

夏兆幸將卷宗合上,沉思良久的時間,目光炯炯的看向身旁的侍者:“這份卷宗是誰所寫?”

“君威侯。”侍者恭敬的回答。

夏元武於一年前辭官,以君威侯爵之名離開朝堂,標誌著大夏的開朝勳貴正式全部離開太極殿。

“這份卷宗都有誰看過?”夏兆幸問道。

侍者回道:“君威侯看過,雍侯看過,金鱗侯看過,華夫人也看過。”

華夫人是華宓現在官麵上的稱呼,華宓在官麵上的記載從未有過更改,從來都是王太子鼎的側妃,即便她是金鱗侯的生母、皇太子衝的祖母、大夏皇帝的祖母。

“太祖皇帝看過嗎?”夏兆幸的雙目炯炯。

侍者低頭回頭:“臣不知。”

“先帝呢?”

“臣不知。”

夏兆幸盯著侍者許久,將手裏的卷宗交還給侍者,自身邁步走出了宗卷樓,來到華宓的麵前,說道:“太祖母讓孩兒看的卷宗,孩兒已經看過了。”

華宓點頭道:“既然看過卷宗,那便回宮吧。”

夏兆幸盯著華宓的眼睛,猶豫了短暫的時間,微微拱手躬身道:“孩兒有疑,欲請教太祖母。”

華宓仿佛早預料,開口說道:“太祖皇帝與君威侯親密無間,君威侯寫下的檔案卷宗,太祖皇帝自然是知道其中的內容,太宗皇帝本為太祖皇帝之妻,她自然也清楚卷宗的內容。”

“那......”夏兆幸即便是心有猜測,仍舊為這一個消息而驚。

華宓揮手讓周圍禁軍退下,拱手請夏氏宗族的耆老離開,待這裏隻有夏兆幸、華宓兩個人時,華宓邁步走進宗卷樓,在其中一個架子上取出一份檔案,她將這份卷宗交到夏兆幸的手裏。

“景王育有元鼎、元武、元皓三兄弟長成,三兄弟生在君王之家卻有深厚情誼,元鼎為三兄弟之長,得元武與元皓敬佩而尊為王太子,然其不幸受魏、晉、齊、楚等諸侯算計而死,元皓受命繼承君主大位,元武為其佐輔,兄弟一心發奮,於是泱泱天下於夏。”

“太祖皇帝與君威侯皆非看中權勢之人,剿滅諸國統一天下讓他們心中怨氣得以舒張,於是兩人籌謀帝位傳承之事,然則弘聞不夠自信,文衝資質平平,於是他們將教導了你。”

華宓看著夏兆幸沉思的神情,繼續說道:“太祖皇帝與君威侯在七十多年前,曾向太子鼎許諾,要給太子鼎一個繁華的盛世,所以這浩浩天下最終交到了你的手上,讓太子鼎的血脈坐了天下至尊之位。”

“我聽說宗室曾遭到刺殺,太祖皇帝的子嗣被刺殺殆盡,隻有沒有金印寶冊的軍威侯夏弘明安定無虞。”夏兆幸沉著聲音說道。

華宓回道:“宗室被刺殺沒有錯,宗府的檔案上判定太祖皇帝的子嗣逝世,可是太宗皇帝孩子的孫子並沒有死亡,但名字卻仍舊被君威侯移除宗府檔案,不僅僅是因為太祖皇帝對王太子鼎有一份承諾,還因為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不喜歡皇帝的位置,他們和君威侯都認為權勢太盛會影響親朋之間的情誼。”

又是一陣的安靜......

夏兆幸喃喃道:“我不是靠先祖蔭蔽才走到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