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承認自己並非是一位明君,內政不擅長、軍事不懂,可身為帝國主宰,隻要懂得用人便可,可朝中大臣除了皇叔李道群、葉少堠等寥寥幾人真心為帝國著想,其他大臣從未有過此念。
好吧,我繼續承認當政期間出現過暴動,可這些暴動皆是有心人故意挑撥,想要顛覆自己的統治,並非是自己的內政真出現了大紕漏。
自己何嚐不明白堡壘由內部攻破的道理,可自己又無法大批量的處罰這些朝臣,否則,又有誰來幫自己處理朝政,史書又如何記載自己?
其實,自帝國之戰爆發後,李成明一直思考、總結帝國之戰所發生的每一場戰役,葉知秋為何能逢戰必勝、葉少堠等人為何會接二連三的失敗,這些結果及導致結果的誘因深深印在李成明的腦海深處。
而眼前帝國之戰正遭受著自立國以來最嚴重的考驗,三國入侵,其他國家武力幹涉,這是帝國自立國後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帝國之戰爆發後,幾乎牽扯了帝國一切的力量,包括財力、物力和人力等,可這些大臣從未考慮過帝國的利益,一心隻想著自己的利益是否收到了損失。這樣的大臣如何能幫自己治理好帝國。
盡管帝國有葉知秋這位百勝統帥橫空出世,先後打敗、擊退入侵國的兵力,驅逐龍騰帝國軍隊出嘉峪關,狠狠遏製東泰王國兵力並迫使其退到鷓鴣關,迫使虎磐王朝軍隊向娘子關附近撤退,帝國戰局稍微有所改善。
可這僅僅是暫時的勝利。
龍騰帝國已派遣了二路大軍整裝待發、前往嘉峪關,東泰王國兵力正積蓄力量重新發起攻勢,虎磐王朝兩路大軍彙合,而且其他國家也虎視眈眈,隨時通過武力或政治幹涉帝國之戰,這些變化將直接影響到帝國戰局。
這些都是帝國正麵臨的外部局勢,必須再取得幾場大勝方能抑製他們的欲望,然後再通過政治協商予以解決。
然而帝國內鬥不止、或者不賦予葉知秋更大的權力,誰能保證葉知秋繼續一路高歌?
我也承認葉知秋對帝國的功勞,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葉知秋擁有近三十萬的軍隊的統治權、且擁有一郡的內政大權,自己若采取抑製措施,又會影響到帝國戰局;不采取措施,已成尾大不掉的局勢。
希望自己將堂妹下嫁於他、並不斷滿足他的軍備要求能讓他知道朕的苦心,也希望他能像他父親一樣忠於朝廷、忠於朕。否則,朕所做的這一切隻能不停的滿足他內心潛藏的欲望。
這或許就皇叔所言的那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間的關係。
https://8./book/53669/453996569.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