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有的人變得更加張揚,有的人變得更加沉默,有的人變得更加穩重,有的人變得更加成熟。而沈言則是逐漸拋去了身為年輕人的青澀,多了一份沉穩和成熟,也多了一份擔當,變得更加讓人信服和值得信服。
沈言正是有了這個想法,所以,沈言明知道自己在對待北胡和世家的選擇上跟皇上意見相左,沈言從來沒有在皇上麵前提過一次,因為,沈言生怕自己提出來後無法忍住心中的想法而向皇上建議。如果真是這樣,那沈言就一日回到解放前了。
“大人,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我們為今之計隻能不斷的積蓄自身的實力,希望等到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我們有足夠的實力在那一場大戰中站住腳跟,甚至成為主要的角色,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不愧於俯仰於天地。”黃維遷的眼眸閃現出一抹堅定的神色,盡管心中藏著一股讓自己錐心的仇恨,然而,一旦大夏和北胡真的發生了大戰,自己的這股仇恨也隻能暫時壓下。
黃維遷身為沈言身邊最重要的幕僚,對沈言關於大夏對北胡的策略還是有一點了解的,沈言並不讚同皇上的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而是想著朝廷與各世家實力實現求同存異,隻有將世家的力量、地方上豪族的實力和外戚的力量結合起來,加上朝廷的力量,方有實力能與北胡一戰,且在這一戰中占據一定的優勢。等成功解救了北胡的威脅後,皇上再騰出手來對方世家和地方上的豪族,如此,朝廷的實力並沒有遭受多大的損失,即便有損失,朝廷完全可以攜勝利的氣勢以一種無可抗拒的威壓向世家展開行動,如此,朝廷才是最大的勝利者。
身為沈言會下的幕僚,黃維遷與其他的將領都認為這是對待北胡策略的最佳選擇,為此,沈言在金陵時與楊家和宋家的關係一直維持著一種不錯的關係,其目的就是有一天沈言能用自己跟楊滿樓和宋不歸的關係而影響自己對北胡的策略。當然,沈言與世家保持一種微妙的關係,並不是包括所有的世家,如果是這樣,那沈言的計劃還沒有開展,就會被皇上下旨申飭,甚至還會會剝了沈言的某些權柄,尤其是對沈言有特別用心的西北趙家,沈言一直想著如何將趙家鏟除,這一次,沈言敢冒著這麼打的風險出兵淮北郡,就是這個用意。
“所以,發展大夏皇家軍和仆從軍是第一步,經營蕪州府是第一步,而經營相州府則是第三步,則三步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等這三步完成了,才能想著其他的步驟和策略。”沈言的嘴角浮現出一抹無奈的苦澀,自己等人眼下看似風光無限,可實際上確實受製於人,這個讓沈言感到非常的不爽。
https://8./book/53669/420201864.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