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衍把茶盞擱下,朝椅後懶散仰靠,覷著眼,似在打量舜鈺,又似在凝思,半晌才道:”知你指優童案,我且問你,若今日決策是沈尚書之意,你還如此義憤填膺麽?“
舜鈺怔了怔,遂抑著不耐回話:”不知大人何來此,莫沈尚書無此權責斷案,即便有,亦不能草菅人命,枉顧朝綱。“
此話莫名將楊衍取悅,他頜首問:”優童案何來草菅人命,你倒看?“
舜鈺咬咬牙,嗓音朗朗:”那日享來苑陳瑞麟所在宅院火起,馮生恰在現場,燃燒之猛烈,致屋子裏外皆成廢墟,豈還會有片紙遺留?優童虐殺為木棒自後庭連根直入心肺,一招斃命,刑部張侍郎亦過,此手段需得臂力強勁,非賣力氣活或軍中將兵莫屬,而陳瑞麟,肩不挑擔手不提籃的,豈是他能所為。更況刑部已查至五年前,蕭荊遠一案與此案雷同,理應順藤摸瓜,怎能匆匆結案,不是草菅人命又是甚麽?“
楊衍微微笑道:“君子有三畏,你倒是人無所畏,這大理寺的少卿司丞誰不是功名加身,數年內所斷大案你又知多少。你個區區曆事數月的監生,不知高地厚,有何資格瞧他們不起?”
舜鈺抿抿嘴唇,聽他繼續道:”五日後為太後壽誕,亦是皇帝勒令結案限期,刑部案已查明,交大理寺複核,若吾奏批刑部定罪有誤,需將重審,又該如何向皇帝交待。”
“三司掌下刑名,彼此牽扯如唇亡齒寒,輔車相依。隻得此一時彼一時,行權宜之際。”
“馮生你若五日內勘破此案,證據確鑿能把凶手擒拿,我便封駁回去。“
舜鈺無奈地搖頭,她還未有如此神通,再思忖楊衍所也有他的道理,身在刑律司法之所,上朝皇帝,下對百姓,三司關聯,判審斷案已非對與錯、黑與白如茨簡單。
她心底忽然空蕩蕩的,不出的頹喪。
楊衍則看著她清澈水眼變得氤氳彌漫,楚楚又可憐的模樣,心底不知怎麼就軟了,緩聲:”待太後壽誕後,此案我尋個名目複審未嚐不可。“
見舜鈺驀得臉發亮,他淡然問:”隻怕五日後你已隨沈尚書離京........你要隨他去麽?“
“馮生隻願在大理寺曆事,候官闕待取用,無隨沈大人曆煉之意。”舜鈺語氣漠漠。
對沈二爺之前即便有甚麼不清到不明的,那也是前世孽緣。
今世得已重來,隻覺那感情不過爾爾,現又牽扯家仇血恨,若他真是幕後主使,她殺他的心都櫻
楊衍細凝看她,言語倒似發自肺腑,心下愈發滿意,提點她:“所餘之日不多,你若真切不願隨去,盡早同沈尚書稟明方好,否則再遲些,我想幫你都不成。”
聽得此話,舜鈺頓時起了尋沈澤棠的心思,急忙忙作揖,楊衍也不多留,任她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