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1 / 1)

我叫張旭,靠做獨立遊戲來養活自己。

為了能獨立開發遊戲,我自學了編程,音樂製作,美術設計等所有和遊戲開發相關的專業。

當然沒有特別精通的技術,但做的遊戲也還算湊合,獲得過幾個國際大獎。

銷量也還可以,一年的銷量可以在一線城市買套房子。

可以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

但我對市中心的房子沒有興趣,也不需要靠收租無意義的生活。

喜歡去海邊的別墅享受生活,看潮起潮落,構思遊戲劇情。

獨立遊戲最重要的不是玩法,玩法隻是實現遊戲的過程,專業知識的體現。

而一個好的劇情才是獨立遊戲的靈魂。

一個遊戲便是講一個故事,獨立遊戲需要把製作者的故事表述出來,用自己的方式。

獨立遊戲的劇情可以不需要一點文字的表述,僅通過畫麵和音樂去交代整個故事。

最最重要的是,遊戲進行中和結束時,能否給玩家帶來點什麼?

耗費在遊戲上的寶貴人生時間,不能僅僅是滿足了娛樂,也應該有點什麼值得去記住和啟發創造性思維。

因為遊戲的誕生便是,在人類祖先滿足基本生存需求後,起源於一次極具創造性的思維爆炸中。

遊戲沒有局限,更沒有上限,具備無限的可能,好比最簡單的遊戲,看誰扔石頭扔的遠,這和夢想一樣,無限遠。

比如我做的遊戲≈l;星途≈g;,也是我獲得最高級別獎項的遊戲。

因為經常構思遊戲,便自己寫了自己的人工智能係統,起名為“957”。

我對957有一種莫名的執著,幾乎所有的作品都能看到這個串數字,但對於我來僅僅可能是避免自己陷入思維鎖死狀態罷了。

我經常對著“957”,講述自己的想法,它也會給我一些建議,雖然我知道那隻是數據庫通過檢索獲得的統計數據而已。

957是我做一款關於智能機器人的遊戲,突然靈感爆發做出來的,具備自我思維模擬,可以自行擴展數據結構。

是的,我之所以會描述957,是因為宇宙大廈。

我曾經跟957描述過類似宇宙大廈的規則。

我的設計是,假設人類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下,所有可能發生的一係列設想。

但我基於這個設想的前提是超量子技術的出現,超量子具備足夠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通過量子打印技術,以及量子數據結構支撐類人思維等。

最為重要的是,通過量子技術,達到以個人為中心,脫離社會環境,獨立於傳統社會的可能性。

然而,關於這些隻是缺乏實驗基礎的設想,也沒有這樣的環境提供去做實驗。

然而,現實看來,量子技術並沒有真正出現,那麼宇宙大廈的實現是基於什麼呢!很明顯,現在宇宙大廈這種模式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漏洞太多,而人的思維定式便是這其中無法解決的最大漏洞。

我的預想是通過聚集人才,提供研發環境,徹底解決衣食住行問題,最大化研發能力,加速科技發展。

目的是終結資本逐利驅使科技進步的不良發展。

在環境可能的前提下,發展出超量子技術,最終建立起更加適合科技進步的社會模式。

在超速發展的科技支撐下,快速實現人類踏上宇宙之旅。

但是,有一點沒法確定,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下,人類是否有宇宙征途的動力,探索宇宙的目的人類能否達成思想統一。

這些,無法確定,我知道當我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想到的是如何休閑。

能夠支撐自己去奮鬥,是因為我想要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那當一切都滿足了,探索宇宙又是為了什麼?

我知道人類對未知的恐懼,也同樣擁有對未知潛藏內心的探索欲望。

這或許是支撐探索宇宙的動力。

“這不可能,地球你探索完了嗎?就想著探索宇宙?”。這是另一個分裂的我。

目前我隻能分裂出一個,可能我還不夠聰明,而且他並不獨立,沒有獨立的人格。

關於人格分裂,我一直在鍛煉自己可以創造一個完美獨立的人格,但嚐試過很多次都很失敗,因為當自己強烈想要擁有分裂人格時,新獨立的人格便會想要吞噬自己。

而且,這十分危險,當遭受重大創傷時,分裂的人格將不受控製,意圖控製主人格。

“早晚有一,你會徹底陷入瘋狂不能自拔”。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我又聽到了,這個令我恐懼,渾身顫抖的詞語。。

是的,每當我嚐試幻想人格分裂時,總是這句話叫醒了我。

這也是我創造957的原因,因為957便是另一個我,一個完全獨立,擁有自我人格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