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的夢想是純真的,每個人在時候好像都會被問,“你長大了想當什麼?”七八十年代的孩子的答案往往是,“我要當個科學家!”這是學課本上看圖學話裏麵的原話,絕對是誌向高遠的崇高理想,因為實現四個現代化需要科學家,每個時代的社會需求都直接影響著一代人的人生目標。
張揚喜歡當軍人,雖然每一次村子裏來了電影隊,槍戰的影片他都不敢看,到了開槍的時候,縮在母親懷裏閉著眼聽著槍林彈雨的呼嘯聲,輕聲聽了才回頭。但這不妨礙他對軍人這個角色有強烈的崇拜,時候的必要裝備是紅軍帽,冷了是棉帽,熱起來戴單帽,上麵紅五星必須是最紅的那種。有鄰居打趣問,“當兵需要自己疊被子,你怎麼辦?”想想自己的確做不好,隻能回答帶著母親去疊被子,引來大人的哈哈大笑。
記得有一年春節,張揚去姥姥家走親戚,母親一輛自行車帶著三個娃,前麵兩個的後麵一個大的。大梁上按的是木頭做的簡易兒童座,座板放在自行車橫梁上,用繩子將木腿綁在斜梁上,那時代都這樣,家裏有輛自行車已經不錯了,這還是父親買的別人的二手自行車。新車需要自行車票,後來放開了之後也太貴,差不多工人一年工資。
這一年張揚的兒童軍人裝備是最巔峰的時刻,一身新衣布料都是軍綠色,都是母親仿照大人的樣式縫製的,上衣領口還特意用姐姐的紅領巾布料做了紅色領章,全身上下打扮得就是個軍人,在姥姥家的街道上,特意去照相館拍了照留念。
回程的時候,路過縣城的軍營,駐軍正在馬路上整隊,張揚看著大群的軍人在近前,同樣裝束的自己特別不自在,好像是假冒偽劣遇上了正品的感覺,自己摘下帽子,還想脫軍裝,恨不得自己找個地縫隱藏起來。母親無暇理會這種心思,還驕傲地特別駐足,讓孩子近距離觀賞,卻不知道張揚幼的心靈特備脆弱,從此終止了穿軍裝的曆史,隻有的軍裝照鑲在了牆上的相框裏。後來張揚學到“葉公好龍”的成語,自覺對號入座!
之後有一次跟著母親去鄉裏糧庫交公糧,母親因為識字會算賬,做了一隊的倉庫保管員,每個生產隊一輛馬車,都是趕車的和保管去,坐在高高的糧食袋子上,張揚很享受這次新體驗,平時大人是不允許靠近馬車的,這是生產隊的大件交通運輸工具,趕車的和張揚同輩分,張揚叫他二哥,路上沒事幹就逗孩玩,笑著問,“長大了想娶什麼樣的媳婦?”張揚害羞不搭理他,然後又問,“如果結婚以後再有了兒子,想讓他幹點什麼?”張揚想了想,覺得這樣趕車真挺威風的,於是脫口而出,“讓他趕車!”結果樂得母親不行,趕車的二哥一路上再也沒逗他。
後來張揚的夢想就一直很模糊,大哥哥大姐姐們學習刻苦的事跡,被大人們口口相傳,激勵自己家的孩子向榜樣學習,比如村子裏第一個中專生,他用透明的塑料布包住腿,晚上刻苦學習,這簡直是身邊的頭懸梁錐刺股的現代版,張揚也很羨慕,如果好好學習可以得到大人的讚揚,讓父母為之驕傲,張揚不介意認真學習,作為幾歲是孩子,他真是怎麼想的,不過在學校裏老師問,“你學習為了誰?”他的答案是為了父母,結果被嘲笑了好久,從此張揚記住了老師的標準答案,學習是為了自己,也吸取教訓,記住了學校裏麵的答案未必需要符合真實,如果當時回答為了國家和民族,老師應該沒話可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