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仿佛一夜之間,太極拳在中國大地上火了起來了。特別是馬雲、李連傑,與王西安在杭州弄了個太極禪苑後,中國的富人們跟著應景,紛紛學起了太極拳。就連任誌強那樣的“大炮”,也與潘石屹一起,跑到長城邊上耍太極。那架式,仿佛誰不弄兩下太極,就不入流,就不是成功人士

然而,當馬雲、李連傑們,歡歡喜喜打太極的時候,香港富豪、大河實業董事局主席李國發卻為一本太極秘籍心急如焚。

究其原因,是李國發的兒子李金智,得了令人生畏的癌症。在窮盡各種手段均治不好後,經多方打聽,李國發了解到大河實業多年前無意間投資的美國哈佛大學有一個“太極生命中心”項目,最新研究出的一項成果,可以利用最新的科學儀器,通過對他們發現的“太極波”的控製,對人體癌變的基因進行精準幹預,達到治好癌症的目的。

這消息令絕望中的李國發看到了一線希望。他於是在第一時間,派專機將兒子送到哈佛大學“太極生命中心”就醫。

然而,到那裏治療時發現,該項研究盡管取得了驚人的成果,但要完全解決這一難題,還有一些關鍵環節需要解決,解決的途徑,則是需要從中國傳統的太極智慧中尋找答案。

李國發向哈佛大學“太極生命中心”主任尹蘭特求助:“博士,我隻想救我的兒子,您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請告訴我,我聽您的。”

“李先生,您救兒子的心情我十分理解,我從事太極生命工程的研究項目已經0多年了,這項研究,在哈佛大學從一開始就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一直飽受爭議。甚至今,仍然有人認為,太極沒什麼好研究的。”尹蘭特:“然而,我和我的團隊堅信,太極是一個神秘的東西,它的神秘程度,從某種意義上,與宇宙的神秘程度一樣神奇。”

尹蘭特將李國發引到“太極波共振儀”前邊的顯示屏邊上:“這台儀器至少很明確地顯示,‘太極波’是存在的。打太極的人都會有一種感覺,在自己的身體裏,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有的人將其稱作為‘氣’,這種東西,往往隻有練習太極的人自己感受得到,別人卻看不到摸不著,於是就引發各種爭論。我們的研究,可以負責任地,能夠證明一點——太極的‘氣’是存在的。舉個例子,比如手機的信號,也是看不著摸不著的,但電波是存在的,信號是存在的。”

李國發連連點頭。

“手機的信號是存在的,但為什麼有些地方又會接不到信號?因為發射的裝置有強有弱,信號接收器也有對不對得上頻道的問題。”尹蘭特:“用‘太極波’實現基因幹預,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需要找到能夠對得上您兒子這個頻道的‘發射器’,這個‘發射器’發射的信號一是夠強,同時還要能對得上您兒子的頻道——就是這個道理。”

“那我怎麼做,才能滿足這些要求呢?”

“您不用擔心,我這裏的儀器很方便檢測出每個人太極波的強弱,也能夠通過技術手段,讓其盡量與接收太極波的患者對上頻道。不過有一條,一般的人可能不好理解,我還是想講給您聽。”

“您講。”

“您知道血型嗎?”

“知道。”

“同樣是血,但血是分類型的。‘太極波’也一樣,‘太極波’的類型也有很多。並不是每種‘太極波’都適合治療您兒子的病。”

李國發聽得目瞪口呆,他沒有想到,看不見摸不著的“太極波”,還會有這麼多的學問。

尹蘭特接著:“您也不要過於擔心,其實還是有方法的。比如,血型裏有一種型血一樣,‘太極波’裏,也有一種‘萬能波’。不過這種‘萬能波’,是依靠一種雙人對練的太極功夫,日積月累才會形成的功力。它最大的不同在於,普通打太極的人,都是以自己的個體為中心,實現內氣的自我養成和增強,而那種雙人對練的特殊訓練,卻是從一開始,就實現了自己內氣與對方內氣的互動。這種功力太珍貴了!”

李國發聽得入迷:“那我怎麼才能找到這樣的高人呢?”

尹蘭特:“您不妨到陳家溝會推手的太極高人中去找找吧。對了,我去過陳家溝,聽那裏有一種訓練太極功力的方法,當地人叫‘搿手’。有一種神秘的‘搿手’訓練,講究的是舍已隨人、人我相通、人我互融,自己的功力化為對手的功力,對方的功力化為自己的功力……,那簡直太奇妙。您可以派人去找一找!”

尹蘭特的話,對於李國發來顯得格外陌生。他一時還聽不太懂,但為了治好兒子的病,他隻好耐著性子問:“博士,‘搿手’這個詞我是第一次聽到。我想找到這樣的太極大師,無論花多少錢都行,隻要能治好金智的病。你的話有點高深莫測,能不能給我講具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