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1 / 2)

報!

邊關告急!北蠻集結十萬大軍瀕臨玉門關,玉門關守將被斬殺,即將失守!

報!

西北告急!胡人集結十萬大軍瀕臨青林鎮,三日之內連破二城!

年還沒過完接連的戰報八百裏加急送到了禦前,已近午夜,可禦書房的蠟燭還燃著,皇帝坐在書桌後麵沉著臉對著兩份加急戰報緊蹙眉頭。

這才五年時間不到,北蠻和胡人兩個邊境之國私下結盟,一路打過來,竟隱隱有破城之勢。

可如今,朝中竟無合適的人出戰。

老一輩的武官垂垂老矣,別說是上戰場,恐怕上馬都成了問題;年幼的將軍年紀又都太小,此次邊境二國結盟,實力不容小覷,讓幾個少年排兵布陣,豈能放心?倒也不是真的無人可用,當年鎮虎將軍之子餘盛武是個將才,隻是他如今鎮守在西北,已經**乏力,而自己的胞弟,五年前的西北兵馬大元帥官澤近年來深居簡出不說,身體也大不如前,如今戰事告急,官澤又是和北蠻打過交道的,派他去最是合適。隻是他那身子,不知道能不能撐住,皇帝的眉頭越皺越緊。

“皇上,恭順親王求見。”

皇帝一聽,抬起頭來:“快請。”

官澤一身戎裝,看起來消瘦了不少,氣色也不如以前好,隻是模樣看起來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官澤大步走進禦書房,二話沒說單膝跪在皇帝麵前,朗聲道:“玉門關告急,臣願請命,帶兵前去平亂!”

甫一聽到官澤深夜到來,皇帝就猜到他是來請命的,隻是到底是唯一的弟弟,太後年紀又大了,皇帝猶豫:“先起來。”

官澤不為所動,仍舊直挺挺的跪在地上:“皇上,玉門關一破,北蠻大軍即可攻入益和,益和一帶多是平原,難守易攻,若是再猶豫,等北蠻人拿下益和十六城,到時候就直逼京城,皇上,戰事吃緊,還請皇上早早下旨!”

皇搖搖頭,歎氣道:“朕如何不知。”皇帝目光發沉的望著跪在地上的官澤:“若是五年前的你,無須你請戰朕便要點你去,隻是現在......澤碩,你有多少日子沒有合眼了?你現在的身子如何能撐得住?倘若你有什麼閃失,朕要如何向母後交代?”

“皇兄,”官澤揚起一抹極淡的笑容:“臣弟知道皇兄是為臣弟著想,隻是國家,國在前,臣弟身為官家人,斷沒有坐視不管的道理,更何況,五年前我能把北蠻打得五年不敢放肆,現在也能,皇兄真的要為臣弟著想,就應該準我去才是。”

皇帝坐回書桌後的龍椅上目光灼灼的望著下麵跪在的人,他的這個弟弟已經是個豐神俊朗的青年了,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皇帝是親手把他帶大的,二十多年過去了,皇帝見到這個弟弟從意氣風發到為情所傷失意落魄,還以為他會一蹶不振,如今這個跪著請旨的青年身上的那股傲氣和自信又回來了,皇帝不可謂不欣慰。

提筆擬了一道聖旨,皇帝握著聖旨鄭重交到官澤的手中。

“去吧。”

官澤肅穆的接過聖旨,站起身來轉身欲走,皇帝突然叫住了官澤的名字,官澤不解的回頭。

“澤碩,五年了,有什麼還不能放下?縱然是喜歡,也該淡了。”

官澤笑笑:“皇兄,他已經成我的執念,恐怕此生隻會越刻越深。”

皇帝微不可查的歎口氣:“去吧,記住,朕和母後等你回來。”

官澤認真的點點頭:“好。”

官澤領了聖旨沒有立馬點兵出城,而是抽空回了一趟王府,抬腳徑直到了後院的果林,殘雪尚在,果林看起來一片淒涼,當年那棵桃樹也長大了,五年時間,還不及官澤膝蓋高的桃樹苗已經高過了官澤。

官澤抬手摸摸樹幹,眼神溫柔:“我要出去建功立業了,不知道凱旋而歸的時候你還會不會在涵湘樓睡得香呼呼的等我。”

官澤笑著搖搖頭:“算了,是我想多了,你就在這裏,怎麼會跑到涵湘樓裏去呢?那種地方你一個小公子還是少去,隻是不能常給你說書了,你莫要生氣,不過我已經命人將文先生新寫的書抄下來了,等回來了說與你聽,還有,今年你生辰不能陪你過了,”官澤低語:“你乖乖等我。”

邊關戰事吃緊,官澤沒有多做停留,當夜便帶上兵士疾行,火速趕往玉門關支援。這一仗打得艱難,官澤帶人和北蠻打了幾場便發現北蠻恐怕不止十萬人,看他們來勢洶洶的攻勢,以官澤對北蠻的了解,他們不可能有這麼多兵,那麼唯一的解釋便是北蠻和胡人達成了某種協議,西北的胡人剛開始不顧傷亡連忙攻下青林幾城恐怕就是為了轉移大昌的視線,給玉門關的北蠻軍時間。西北多是山區,易守難攻,而北蠻和大昌的邊界隻有這麼一座玉門關,一旦失手,後果不堪設想。官澤坐在帥帳中望著地圖沉思。幾場打下來官澤都吃了虧,一來是對北蠻實力的低估,二來.....是對自己身體的盲目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