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 巧借時利攻石堡,人算總難過天機(1 / 3)

1

“將軍怎還不去做準備?”

鍾黎獨立於廳外,輕薄的衣衫同鐵甲一樣,耐不住濕而清涼的秋風。見他似未聽見問話,古羽便隨他目光,一同望向東南麵的空。雖是午後,色卻一直陰沉,東南方一排墨色雲彩似千軍萬馬,有隱隱風雷作軍鼓,一步一步壓了過來。與之相較,柳城的點點營帳、哨塔便似木欄圍的羊群。

“鍾將軍?”

“何事?”鍾黎應答,但目光並未移動,以至讓人覺得開始的話他是聽見了的,這倒另古羽有些不悅。

“將軍是在這兒迎雨?夜半出發的軍令將軍已下了,怎的不去休息?莫不是又悔了?”

“你若依你所言去休息了,又怎知我在這兒迎雨?”

古羽一時竟被氣笑,“倒反來問我?清早我可是補了覺的!”

知她大抵是解悶,片刻鍾黎道:“我是再等樣東西。”

“何物?”

“同待?”

“是我多問!”古羽雖歎卻未移步。

兩人無言,與之解悶的隻有鑽人衣袖的涼風,夾些許似有似無的雨絲。大抵這午後所有人皆已酣眠,除了山林草場被風扯出的浪潮聲,再無別的動靜。雖未站得很近,但古羽的發梢還是時不時隨風掃到鍾黎肩頭,發出的沙沙聲響,與山林的婆娑很易分辨。

古羽似有話,卻被鍾黎止住。

“來了!”

隨目光看去,古羽很快尋到一點白色,隨風劃出長弧。白點漸生兩翼隨雨絲漸落,可分辨其羽翼時便已近了身前。鍾黎抬手,翅膀一撲棱,雪兒便落在手臂上。

“這是……”剛想發問,古羽瞥見一縷紅綢。“原來如此,倒是有將軍掛念的人啊。”

“鍾黎,給你……”

“什麼?信鴿?”

“嗯。”

“這東西得好調教一段時間。”

“叫雪兒,跟我已經熟了。”

“那又予我做甚?”

“如今各領一路人馬,日後行軍在外,隨時互通有無。”

九月廿二日清晨,袁纖領先麾下赤龍軍一萬五千為先鋒,出山海關向東北行進,袁啟之率蒼龍軍六萬為中軍緊隨其後,鍾黎玄龍軍餘下的一萬兩千人作為後備,留守關塞。行軍人馬綿延數十裏,盤龍旗浩浩湯湯迎風飄蕩。

同日,鍾黎全軍借色未亮出柳城,偃旗息鼓,走東北向於晌午入醫巫閭山。

醫巫閭山雖算不算險峻,但植被茂密,大軍行進需有快刀開道,每時辰不能行進十裏。加之時有陰雨,越過山脊鍾黎便領斥候尋幾處開闊地,將軍隊息整,而自己卻不滿今日行程,帶秦朗先一步下山打探。

鍾黎與秦朗歸來時夜已近半,因無月色,整個營地便隻剩哨卡處幾點火光。秋蟲的鳴叫同隱隱的鼾聲悄悄響著,山風林海的潮鳴依舊未斷。細聽來山風中似夾著歌聲,似山溪涓涓不斷。鍾黎起了性質,秦朗便需隨其尋找源頭,卻也約莫猜出歌者誰人。

扯我衣兮非秋風

沾我羅兮莫夜雨

我別時兮荊草茂

我還時兮荊草齊

冷我麵兮非秋風

滯我足兮莫夜雨

我憶時兮荊草茂

我見時兮荊草齊

等鍾黎到一處有溪流濺落的偏僻處時,果然見到古羽。她坐於一塊大石上,石中是溪流衝擊出的水潭。潭邊一堆篝火,將她素色的衣衫染紅。火上一隻吊子冒著青煙,有噓噓聲隱隱發出。聽到腳步,古羽止住歌聲,大抵火光的緣故,麵色較早時好著不少。

“將軍此一行可有收貨?”

“有。”鍾黎一字回應未再詳述,倒是先湊近來打量起火上吊子和一旁茶具。“半夜不睡,一人烹茶作歌,快意啊!”

“快意談不上,免得無聊罷了。我如今已同諸位一道,不得多花些心思?”

“這麼是在等我倆?”鍾黎笑道,“這水開了,還不泡茶?”

“陳年普洱,需三沸的水。”

“三沸?”

“一沸如魚目,二沸似泉湧,三沸騰波鼓浪。”正著,吊子蓋突然跳騰起來。“如此才是好了。”她取來麻布一手環握吊柄,一手開了壺蓋,先洗了茶而後再衝。鍾黎便是站在一旁,也嗅得見陣陣沉靜的濃香。

“茶是好了,可茶碗打我出門便隻備了一隻。”

鍾黎四下琢磨,見石灘周圍有不少被水衝出凹坑的圓石,便撿了一塊如拳頭大的,於水潭中涮了兩涮,摸索著將青苔洗去。

“這便好了。”鍾黎將“石杯”遞到古羽麵前,回頭問秦朗可要一個,卻被謝絕。

古羽瞅著黑黢黢的石頭,一邊倒茶一邊笑道:“早知如此我倒是應再把茶葉省去,石杯、青苔、山柴、潭水,如此湊一席茶來才真道是閑情雅致。”

“哪怕是得叫來我的火頭軍砍柴,才夠將這石灘水燒開吧!”鍾黎如此著,古羽更是發笑。

“打趣便罷了。將軍也知我這般是為了‘打探軍情’的。”

“軍情?軍情便是這山下一座石門堡,這幾日得拿下。”

“我印象裏是做還算堅實的石堡。”

“豈止堅實,這石堡三麵環水,想要攻城必先渡水。除了城門吊橋,我尚未見有什麼渡水的法子。水雖未見多深,但不心便是人仰馬翻,城頭強弓勁弩,加之水邊一塊開闊地,若要強攻必然死傷無數。”

“確是如此。這水名叫大石溪,水流湍急。秋汛彙至,水麵寬十餘丈,強渡幾乎不可能。”

“你這頭一遭便給我出了個難題。”

“萬事開頭難,若能取了城中糧草,往後便能輕鬆些許不是?”雖這麼,但見鍾黎似未現之前為難的情境,古羽便想他已有了些對策。“何況難非無計可施,也有解的辦法不是?”

“尚不能有解。時地利人和,多少都能尋些法子,不過還欠考慮。但因是你引的路,我想先聽聽你有什麼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