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逢亂世(1 / 2)

初夏,午後的陽光雖然不是很強烈,但是依然刺眼,犯困總是難免的。北風其涼,雨雪其霧。惠而好我,攜手同行。鶴鳴於九皋,而聲聞於野。一陣讀書聲從鎮子南邊的學堂傳來。

循聲看去,三間草堂,一個用籬笆紮得的院子,院內一張青石桌子,四個石墩,在進得院門的地方載有一株古槐樹,枝葉繁密。教書的先生年約六十有餘,學生人數不多,隻有七八位孩子,年齡都不一樣,從穿著看來,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大多身穿麻衣,老夫子一身青衫,已經漿洗的略顯泛白,學生當中坐有一人,年齡大約十四五歲,孩子長得一臉秀氣,鼻梁挺直,眉寬,大眼,此時雙眼微咪,一看就是在打瞌睡。旁邊坐著的胖男孩伸手去撓那孩子的腋窩,孩子本在睡意中周遊列國,被那孩子一撓,居然笑出聲來,接著就是滿堂哄笑,孩子們都看到那胖子去撓那孩子,所以笑的更是歡暢。老夫子循聲望去,也不氣惱,到,陸子成,你昨夜可曾不得安息?孩子站立起來,到,回先生,聽聞胡人就要打過來了,燒殺奸淫,無惡不作,弟子年幼,不曾習得武藝,母親臥病在床,弟子心中著實不安,若弟子有得一身本領,保得家園,教那胡人有來無回,才是弟子的心願。昨夜為母親煎藥,侍奉母親,不曾休息,此時犯困,沒有好好讀書,望先生責罰。老夫子微微點頭道,你雖年幼,卻早年喪父,與你母親守得幾畝祖上傳下的薄田度日,實屬不易,今日胡人欺我國弱,辱我國人,燒殺搶掠,罪不可恕,你年紀便有如此抱負,甚好,今日老夫也有幾句話要和你們一,今日不。怕是到得明日也沒有機會和你等在道了。

老夫姓趙,名泊舟,在南陽鎮落戶已經十餘年,老夫早年看透官場腐敗,不願意混跡於汙濁之地,辭官掛印,遊曆山水,到此地不曾想染得風寒,一病不起,病愈後無心遊曆,便在此間購置房舍,以教書渡日。我與爾等授課算起來已經5年有餘,諸子百家,文算術,老夫也已傳授你等,待得你等成人,考取個功名,當不是難事。今日聽聞胡人又攜眾而來,一路燒殺屢奪,傷人無數,十室九空,你等需早些與家人避其鋒芒,不要枉送了性命,待得日後成就了功名,記得把這胡人盡數驅離,建功立業。

明日大家就不要來了,今日大家早些回去,於家中父母商議,早些尋個去處,待得有安生之地,大家記得強身健體,找尋有本事的高人習得武藝,遇到那胡人也可與之放手一搏,莫像老夫一般,手無縛雞之力,遇到這等事情,隻能引頸待割,老夫年齡大了,腿腳不便,骨廋肉酸,膝下無子無女,我那也不去了,但看那胡人能將老夫如何處置。

老夫子此番話一出,頓時滿堂悲聲四起,這七八個孩子都不得成年,那裏知道胡人的凶狠,聽老夫子這麼一,眾人心生害怕之意,臉色都是泛白,急忙收拾了桌上的硯墨紙筆,與趙泊舟行禮告別。待得眾人皆數離去,陸子成依然站立在屋內,沒有離開,趙泊舟問道?你還有何事未了?為何不早些回去與你母親商議投親靠友之事?陸子成向趙泊舟拱手作揖;老師未曾離去,學生豈敢離去,世界雖大,可我家無親無友,母親常年臥病在床我又如何帶母親離去?即便去,我又去往那裏?還請老師指一條明路。趙泊舟低頭略有沉思,隨即抬頭到,我的同窗好友李青在洛陽任職光祿大夫,為師這就給你修書一封,你帶你母親前去投奔與他,他日李大人定可保你一官半職,你也算有個去處。趙泊舟完,馬上伏案持筆在手,寫得書信一封,落了自己的印章,抬手將折好的書信遞給陸子成。

道;拿著,趕緊回去,帶你母親早日南下,他日有所成就記著驅除胡人,還我江山。若那李青問起為師,你就告訴他為師此生讀書是為了報效國家,如今胡人犯我疆土,我當以我一腔熱血喚起民眾抗胡之決心。趙泊舟完對陸子成揮了揮手,到,去吧,老朽此意以定,你早些回家去做了準備。莫要耽擱,誤了性命。師生二人這才揮淚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