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節,蘭陵城中方清觀中響起渾厚的鍾聲,一聲未落,一聲又起。共計七七四十九聲。
緊接著,城中那座最奢華的府邸:蘭陵王府中駛出百餘輛馬車,拉著上千壇酒,在三千重甲精騎的護衛下,浩浩蕩蕩的朝著城外進發。
一個蘭陵王府幾乎占據了城內三分之二的地界,集宮殿、湖泊、花園於一身,豪華程度比之皇城的紫禁宮也絲毫不弱。
城中百姓知道,這是蘭陵王秦思羽又去祭拜陣亡的將士了。秦思羽這輩子隻有兩件事情從不拖拉,第一是打仗,第二便是這祭拜了。但凡四十九聲東皇鍾聲後,必然準時出發,從不拖拖拉拉。
蘭陵王秦思羽出身草莽,以走卒身份,一步步走到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上。受任於危難之中,初次展現其超高的軍事賦後,一發不可收拾。以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幹,誓不休戰!”為口號,打造出了這支令六國膽寒的蘭羽軍。
祭祀隊伍的目標很明確,直奔城外的一座山而去。
這山名叫英魂山,也是先秦軍的墓地。每個陣亡的先秦軍士兵無論是否找回了屍體,都會在此立一碑。這令人頭皮發麻的墓碑數量,或許連秦思羽自己都記不清,這裏究竟埋了自己的多少手足袍澤。
秦思羽在英魂山前下馬,其餘人緊隨其後也下了馬。每人兩壇酒一個碗抱在懷中,跟隨秦思羽上山。
秦思羽給英魂山立了個規矩:文官離轎,武將下馬。這是對陣亡將士的尊重,也避免打擾他們的長眠。在這一點上,即便是他也例外。
還未到半山腰,山頂便傳來悲涼的琴聲。
“有人在山頂?”身為先秦軍八虎騎之一的林憶南心中咯噔一下,這英魂山是所有先秦軍的精神寄托,敢在這裏搗亂,真不知死!
“秦帥,我去看看?”林憶南嚐試著問道。
“嗯。”秦思羽也是點了點頭,便繼續前行,而林憶南則是先一步登山準備親手滅了這個膽敢在英魂山上父親的家夥。其餘人冷笑,都知道林憶南能坐在死人堆上談笑風生,喝酒吃肉的家夥,即便是在先秦軍中也是赫赫有名的殺坯。他既然過去,那上麵的人死相能好看點都是祖上積德了。
可是他看到山頂撫琴之人,卻不得不止了殺心。
撫琴之人,少年樣貌,身高八尺,麵如冠玉,目如朗星。一身白衣似飛雪,若無旁人的坐在山頂撫琴。
林憶南看著少年苦笑有吃驚,拍拍腦袋,嘴裏嘟囔著“也是,除了這位祖宗,滿蘭陵也找不到敢在這裏奏樂的主兒了。”
曲畢,少年從自我陶醉中蘇醒過來。起身抻了個懶腰,一把抓起琴旁的劍背在身後。看向林憶南,表情怪異。“老林啊,你這是準備幹掉我麼?”
林憶南一聽,猛地反應過來,本來上山之前是準備殺人來著,結果就把刀提前拔出來了,後來光顧著吃驚了,忘記收刀了。
連忙一邊陪笑,一邊把刀收起來。抱拳躬身道一句“末將林憶南,參見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