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的傳輸介質有兩類:有線和無線。有線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
數據通信係統主要由中央計算機係統、數據終端設備和數據電路部分組成。
差錯控製編碼可以分為檢錯碼和糾錯碼。
4在滑動窗口協議中,當≈g;1,R=1時,即為退回N步ARQ。
5IPv4地址由位二進製組成,A地址由48位二進製組成。
6比特流1011010的偶校驗碼是10110100。
7在R碼的計算中,與位串101101對應的多項式為^5+^+^+1。
8電路交換包括了電路建立階段、數據傳輸階段、電路拆除階段三個過程。
9分組交換有兩種傳輸方式:數據報方式和虛電路方式。
10在網絡中傳輸包可通過數據報和虛電路兩種傳輸。
11具體來,碼的檢錯和糾錯能力是用信息量的冗餘度來換取的。
1HDL協議的幀類型有信息幀、管理幀、無編號幀。
1在SI七層參考模型中,處於數據鏈路層和運輸層之間的是網絡層,路由選擇功能在網絡層完成,第一個端對端的層次是傳輸層,處於最底層的是物理層,層與層之間通過接口通信。
14IS/SI參考模型將網絡自下而上為物理層、鏈路層、網絡層、運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七層。
15P/IP使用層次結構的模型,自上而下是應用層、傳輸層、
互聯網絡層和網絡接口層。
16HDL規程采用“0”比特插入技術,使HDL幀所傳送的信息序列不受任何限製,從而達到透明傳輸。
16在Inerne中,IP數據報交付(frarding)可以分為兩種方式,分別是
直接交付和間接交付。
17ARP協議功能是將IP地址轉換為硬件地址。
18IPv4地址由網絡號和主機號兩部分組成。
19為IP分組選擇轉發路徑的過程被稱為路由選擇,是網絡層的主要任務。
0P/IP協議中,通過IP地址和端口進行標識,可以確保數據傳輸到正確的主機和主機上正確的用戶進程。
1第一個字節為17的IP地址(例如,17001)被稱為保留地址。
路由協議大體上可分為鏈路狀態協議和距離矢量協議兩種,其中SPF屬於鏈路狀態協議,RIP屬於距離矢量協議。
SI參考模型是個開放性的模型,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具有分層結構,其中表示層層具有的功能是規範數據表示方式和規定數據格式等。
4從用戶角度或者邏輯功能上可把計算機網絡劃分為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
5在奇校驗方案中,二進製序列0101101的校驗位為1。
6局域網使用的三種典型的拓撲結構是環形、星形、總線型。
7IEEE80模型的局域網參考模型隻對應於SI參考模型的物理層和。
數據鏈路層。
8網絡按覆蓋的範圍可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