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偏心(1 / 2)

為人父母,對待孩子,要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

為人長輩,對待晚輩,也要公平公正。

都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這就是沒有一碗水端平的原因。

特別是不是獨生子女的家庭,更是對待自己的孩子要不偏心,愛小不愛大,或者愛大不愛小。

當長輩的對待晚輩,同樣如此。

不然,收到不公平待遇的人,心裏會有怨言。

有時候,一記就是一輩子。

鬧出好多“不孝”,叔侄不合、婆媳不合的醜聞,但究其原因,問題就是出在當老的以前偏心。

就拿陳宮一家來說,他是家裏的長子,比妹妹陳西大了兩歲。

可在陳西眼裏,父母都喜歡哥哥,不喜歡她。

過去這麼多年,她都嫁人了,成了兩個孩子的媽了,還時不時在陳宮和郎澤芳身邊提起。

而陳宮卻覺得父母喜歡陳西,什麼活都不讓妹妹幹。

陳宮的父母做得有錯嗎?

可能還是有些不對的地方,那就是在陳宮兩兄妹小的時候,並沒有給他們兩個多溝通,他們並沒有偏愛那個孩子。

父母喜歡陳宮,那是因為陳宮懂事聽話,成績好,還勤快。

而陳西不聽話任性,成績差,還懶得莫法。

可隻要兩兄妹打架,父母回來挨打的永遠的是陳宮。

因為他肯大,該讓著小的。

當哥哥,要有當哥哥的樣子,要帶好小的。

而每次買新衣新鞋新書包,郎澤芳和陳初都是買兩份,陳宮、陳西一人一份。

從來不偏向誰,誰做錯了,就要認罰,但是還是叫陳宮多讓著陳西。

在陳宮眼裏,陳西一直是一個“臭妹妹”,但又見不得別人欺負她。

他的觀點是:自己的妹妹隻有自己能欺負,別人不行!

……

陳宮在家特別看不慣的是什麼?

伍叔護朵兒,陳西護玉林,虎子護豪豪。

他們都不是一個好的家長或大人,孩子那裏能慣著?

做錯了事,必須馬上糾正,不然讓孩子養成了習慣,那就可是會害了孩子一輩子的。

在陳宮眼中,小朵兒這個妹妹,太小氣,太爭強好勝了!

而小侄兒玉林則是“太躁”,沒有一會兒是安生的,不搞點破壞,他心裏就不舒服,還沒大沒小的,不知道什麼叫怕。

大侄兒豪豪就執拗得莫法,同時還有點焉壞,做了錯事總是往弟弟身上推,小小年紀就學會了說謊不說,還學會了“嫁禍於人”,看著小玉林挨父母的說罵,他就會在一旁偷著笑。

這三個孩子,都不是省油的燈。

聚在一起,房子都快被他們的聲音給“抬”了起來。

這幾天,陳宮的頭都是大的。

他不能理解的就是,為什麼這些孩子就不能像他們小的時候那樣聽話,懂事?

不給父母惹麻煩,讓父母少操點心。

而這一切的一切,最終還是回歸到他們的父母身上。

才三四歲的孩子就跟“夢蟲”一樣,他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有樣學樣,完全沒有自主的意思。

不明黑白,不清對錯。

當父母的在他們做錯的時候,就要教,不要偏袒,容著。

————

中午,一家人坐在桌旁吃飯,小朵兒又哭鬧起來,陳宮聽得頭都大了,對著她吼:“哭啥子哭,你不曉得自己用勺子自己從碗裏挖飯吃,還要媽媽喂你了,一天就曉得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