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點鍾,加藤先生的一步好棋讓老施陷入長考了,加藤先生下得很快,他一上來幾乎是不假思索就下了這手棋,而施大棋聖呢?他竟然到下午1點40都還沒有給李襄屏發出任何指示。
在李襄屏印象中,這好像還是老施第一次進行如此長時間思考,可見這步棋確實讓他為難。
那麼加藤先生這步棋到底好在何處呢?就在施大棋聖長考的時候,中國棋院二樓某間訓練室,以古大力孔二傑為首的一幫年輕棋手也正在談論這手棋。
由於隻有4名中國棋手進入16強,而年輕棋手當然又不會像管理層那樣更看重最後成績,因此到了今天,李襄屏的棋也終於有人研究了。
大概在集體研究了20分鍾之後,卻是由“國青三劍客”之一的孔二傑先開口了,孔二也通過了本次“三星杯”預選,不過他在首輪比賽就被大李教做人:
“有意思,這步棋很有點意思,現在黑棋該怎麼應呢?好像還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吧?”
聽了孔二傑這話,另一位“國青三劍客”成員胡耀宇橫了他一眼:
“這棋不能叫有意思,應該說這棋很難纏,非常體現功力的一手棋呀,看到這樣一手棋,我現在也終於理解大力前天為什麼會輸棋了。”
等到這話一出,眾人紛紛看向古大力,古大力不好意思的笑笑,前天被老加藤淘汰以後,他可是被小夥伴們好好取笑一番,這其實也是在座眾人關注這盤棋的原因之一。
為了轉移視線或者說是為了化解尷尬,古大力也開始說棋了:
“是啊,今天算是學到一手了,沒想到還能這樣淺消大模樣,就這樣簡簡單單飄一手,居然就讓白棋左右為難,那麼這時到底該這麼應呢......”
古大力的話裏有一個關鍵詞,那就是“淺消大模樣”,的確,這也就是當前這個局麵的主題。
其實想想也是,隻看加藤先生開局的下法,又是“無憂角”,又是“秀策的小尖”,這都是非常堅實取地的下法呀,那麼棋局進行至此,形成典型“地勢對抗”格局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比如今天這盤棋下到現在,黑棋占據右上和左下兩個肥角,確定實空已經領先,而白棋以右下角的“星位”為中心,往中腹發展隱隱出現了一個大模樣,僅看這個模樣規模的話,那是足夠和全部黑棋實地抗衡的,因此到了現在,黑棋是時候考慮對付這個模樣了。
而加藤先生最近下的這手棋,就是對付白棋這個大模樣的第一步。
現在可以認為這是一步好棋,因為他選的這個點不高不低不深不淺,看上去似乎恰到好處,更重要的是,他選的這個點看上去還挺刁鑽,讓白棋應手困難,而說句實話,在圍棋中,假如你下出一手棋,這手棋能讓對手“應手困難”,那麼在大多數時候,這樣的棋都能稱為“好棋”了。
這樣的“好棋”又可以分兩種程度,假如你下出來的招,能讓對手根本找不到應手,那麼這樣的好棋可以稱為“妙手”。
另外一種程度呢,你下出來的招雖然能讓對手找到應手,然而無論對手怎樣應對,似乎都很難找到滿意的變化,那麼你的這招,就可以稱為“有韻味的好棋”。
而加藤先生剛才這手棋,就是這樣“有韻味的好棋”了,這種棋雖然沒有“妙手”那樣有破壞力,但同樣是高水平棋手不能忍受的,水平越高越不能容忍對手這種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施大棋聖在長考,古大力孔二傑他們現在主要就在議論這手棋,在研究白棋的應對之策。
而這些人研究了半天之後,最後大家的意見都集中到兩種方案上麵了。必須提一句的是,在座各位其實依然對這兩個方案並不滿意。眾人一致認為:無論白棋執行哪個方案,最後得到的結果依然不夠滿意,然而沒有辦法,這兩個方案已經是大家能想出來的最佳應對,至於其他辦法比這兩個方案還差。
有趣的是,這兩種方案最早分別是由古大力和孔二傑提出來的,這兩個方案也分別體現了兩人的棋風和特點。
在若幹年以後,古大力曾被棋迷親切稱為“史上最強業餘棋手”,必須承認,僅從他今天選擇的這個方案來看,那他還是很“對得起”這個稱謂的。因為他認為麵對加藤先生這樣一手棋,那是絕對不能夠退讓的,必須給予最嚴厲的攻擊,因此他主推的方案是“鎮頭”,用最直截了當的辦法開始對黑棋展開攻擊。
為什麼說古大力這個辦法有點“業餘”呢?這主要是因為,人家加藤先生的這步淺消並不深入啊,距離自己的大本營並不遠,因此白棋想要對黑棋展開攻擊的話,那就必須首先強行切斷這枚棋子和大本營的聯絡。
既然是“強行切斷”,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白棋就不可避免需要下一些俗手,而“俗手”嘛,那通常都是業餘棋手的專利,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古大力這個方案確實有“業餘”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