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羅曦河和古大力相同的表情,李襄屏無聲的笑了,這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因為李襄屏自己在麵對這個變化的時候,也曾經有過類似的表情。
必須特別提一句的是,李襄屏今天祭出的並非“狗招”,而是一個人類定式。
不!這個變化甚至連“定式”都稱不上,隻能說是一個定式的“變例”之一,是著名圍棋定式“村正妖刀”的一個“變例”。
之所以隻能稱為“變例”,是因為大家之前認為這個變化並非“兩分”,下成這樣之後應該是黑棋占優,即便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認為“黑棋稍好”------
大家都知道,一個變化如果能稱為圍棋“定式”的話,“兩分”算是最基本的要求,那麼按照這個標準,這個變化當然隻能稱為“變例”。
這個“村正妖刀”的變例曾給李襄屏留下極深的印象,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正是這個變例讓李襄屏對人類圍棋信心全無,在前世第一次見到圍棋ai對這個變例進行解讀以後,他多年養成的圍棋觀就在那一刻瞬間崩塌。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個在人類看來黑棋占優或者說黑棋稍好的變化,圍棋ai的判斷完全不是這樣。圍棋ai不僅認為白棋能夠這樣下,並且這樣下完之後還是白棋優勢。
最讓李襄屏受不了的是,圍棋ai不僅認為白棋優勢,而且是非那種常明顯的大優勢。這個優勢到底有多大?-----曾經有人用圍棋ai做過測試,圍棋ai認為當這個變化下完後,黑棋的獲勝概率瞬間降低15個點。
碰到這樣的事情,作為一名曾經的衝段少年,正規學習過好幾年傳統圍棋的李襄屏,他的圍棋觀會不會坍塌?
這可是“村正妖刀”啊!是號稱人類三大大型複雜定式之一的“村正妖刀”啊!
這個定式雖然不能代表所有圍棋定式吧,但作為一個從“小目”發展起來的定式,把它當作“小目圍棋”定式的代表還是沒有任何問題。
可就這麼一個如此有代表性的定式,人類下了上百年的定式,圍棋ai認為它根本不成立!它的第一步應對其實就是錯誤的。
既然是這樣的話,這讓李襄屏這麼去相信那些貶古派們天天掛在嘴邊的什麼“進化論”,什麼“技術積累”?
你錯誤的下法帶來錯誤的判斷,錯誤的判斷肯定又會導致新的錯誤下法,那麼你這樣的“技術積累”.......
說句實在話,可以說正是因為圍棋ai 的出現,才讓李襄屏更加相信老曹的“天才推動圍棋論”。
比如這個“村正妖刀”,它其實就和吳清源先生首先下出“大雪崩內拐”一樣,因為有高手這樣下,所以大家才這樣下。後世的人隻是跟風而已的。
如果圍棋技術真有什麼很大進步的話,那為什麼這個定式人類自己沒有去否定?下了100多年都沒有否定!
最最起碼做到像人家吳清源先生那樣,用“內拐”去取代“外拐”。
因此說實話,李襄屏對於後世一些年輕棋手對吳先生的出言不遜和不以為然是很不感冒的。
在李襄屏穿越的時候,當時最頂尖的職業棋手和巔峰吳先生孰強孰弱?對於這個問題李襄屏還是必須承認,吳先生可能已經下不過那些年青人了。不是因為那些年青人有多厲害,隻是因為有圍棋ai這個更大的“天才”出現,在這個更大“天才”的引領下,那麼吳先生應該已經不是對手了。
然而在那之前,讓吳先生和那些年輕棋手相比較的話,那可能還是武宮正樹先生的評價最合適了:
“我們現在下的棋,其實都是托的吳先生的福,對於我來說,不!對於所有職業棋手來說,吳先生猶如蒼天在上!”
李襄屏和羅曦和古大力三人對這盤棋的研究並沒持續多長時間,原因很簡單,因為這盤棋的焦點並不在於具體的手段,而是涉及到判斷。那麼對於圍棋的判斷,大家當然就沒有辦法探討下去了。
尤其這還是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棋形,即便李襄屏知道自己的判斷更正確,即便他依靠這個變化贏了一盤棋,但是很顯然,以他現在的份量,他說的話不可能馬上得到麵前兩位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