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你要造反?(1 / 1)

農民軍撤的很快,麵對強大的對手,誰都想跑快一點。

至於士氣的問題,到了江北,占兩個城鎮也就解決了。

李溫不再關心農民軍去哪裏,至少眼前農民軍惹不到他,而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他休假的時間,坐看杭州烽火硝煙,他卻身在太平悠然清閑。

就這麼平靜的過了兩天,有暗線傳來消息,是應天府關於對太平城的認定問題。

顯然譚仕昌堅守太平城、李溫黃雀在後的事情大明官員並不知道,他們隻是聽了阮大铖帶回去的消息。

至於阮大铖逃回去怎麼編排的,李溫不關心,想了想,感覺這事要跟譚仕昌說一說。

譚仕昌失去太平城的控製權之後,與手下幾個人就像是閑人一樣。

但是為了不讓自己真正的變成閑人,或者說是表現出自己依然是大明朝廷認證的武官,每天都帶著手底下人進行巡視。

所以太平城就出現了一種奇怪的場景,民團士兵幫著太平城百姓恢複生產生活,保證城裏的安全。

大明官兵帶著人來回的巡察,兩個奇怪的組合,就這麼莫名其妙的上演。

李溫派去的人,找到譚仕昌的時候,譚仕昌正帶著人漫無目的的巡視。

“譚指揮使,我們東家有請!”

聞言譚仕昌就是一皺眉,自打那一次見過之後,譚仕昌就沒再見過李溫,被晾了好多天,前兩天才從別人口中聽說農民軍退了。

至於為什麼沒有打起來,農民軍就乖乖的退走,譚仕昌不清楚,但是能猜到雙方肯定是做了什麼交易。

他也正有見李溫的想法,趁此機會就去見李溫。

李溫這回沒在知府衙門等譚仕昌,而是在城北門。

站在北門的城牆上,向著北方看去,洶湧的大江滾滾而逝,人在這天地間與大自然的麵前是如此的渺小,任何人都會心生感慨。

沒用多久,譚仕昌就趕到北門,登上城牆,看到李溫,他也隻是一抱拳。

“李東家你要見在下?”

李溫看著譚仕昌點點頭,然後又轉過頭望著遠處的長江。

譚仕昌也隨著李溫的眼神向著遠處望去,此情此景真的有一種心生豪邁的感覺。

二人就這麼站在城牆上,看著遠方的江水洶湧,一時間誰都沒有說話,沉默了將近一刻鍾之後,李溫才開口。

“譚指揮使,你看這長江,一直這麼奔流不息,千百年不變到底養活了多少人?”

李溫伸手指著前方長江,問起譚仕昌來。

譚仕昌一時間沒有弄懂李溫是什麼意思,略微思考之後說道:“養活了多少人?沒人說的清,隻能說不下萬萬人!”

“那它又害死了多少人呢?”

譚仕昌轉過頭看著李溫,微微皺起眉頭。

好像李溫也猜到譚仕昌不會回答自己,自言自語道:“怕是也沒有人說的清,一條大江它能養育人,又能害死人!這大千世界,此類事情不勝枚舉,像火即能煮飯,又會成災,雨少成旱,雨多成洪,皆是如此。任何事物都有兩個麵!”

“李東家想說什麼呢?”

譚仕昌根本不給李溫機會,直接問起來。

李溫倒也不氣急,依然是看著遠處的長江,又-沉默了盞茶的功夫,才苦笑一聲道:“我的意思啊,很簡單,我從沒有想過有今天,我本是個秀才,被亂軍裹挾才有了今天,你說說這是不是事情的兩麵啊?

譚指揮使你也一樣,你今天為官,也許明天卻會被人視為亂臣!”

譚仕昌一皺眉道:“哼,怎麼可能,皇帝英明神武,諸官用心,在下忠心耿耿,怎麼可能會如此?”

“怕是你自己都不會信自己說的話吧?是否還記得逃了的阮大铖那個家夥?他跑到應天了!”

譚仕昌一聽李溫提起阮大铖,心裏就是一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文人瞎說話,自己本來就與那個阮大铖不親近,現在他跑回應天,那邊得到的又是城坡的消息,不知道會怎麼編排自己呢!

“不至於吧,阮~”

李溫看著沒有一點底氣的譚仕昌,雙手一攤,“看吧,你自己都不信,這世界就這樣,在腐朽的時代,做事的人不會有出頭之日!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我,今天的李溫!”

“你要做什麼?”

譚仕昌很是謹慎,李溫如今在東南有這麼大的勢力,早要比什麼農民軍更加的有危害,而朝中某些人卻視而不見,或者說見了也沒什麼用!

“我做什麼?我要好好教教大明的皇帝該怎麼治國,時代變了!”

“你要造反?”

譚仕昌退後一步,緊張且惡狠狠的看著李溫,一手握著刀把,好像李溫承認後就會抽刀斬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