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勉王曆元年,三月五日,驚蟄,下著雨。
作為大秦王朝南邊的最大城市,波府總是熱鬧的;但初春的雨水,卻為這份喧鬧撒上了一抹涼意。
河堤旁,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正狼狽將手中的折扇置於頭頂,試圖在這漫的風雨中尋找些許寂靜,但看他渾身濕漉漉的樣子,顯然這把折扇的作用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大。
年輕人跑著來到河堤旁,恰逢一輛船剛剛離開,眼看著就要遠去。
“船家,等等!”
“等會老趙就回來了,你坐他的船吧!”船家一邊撐船,一邊回應道。
年輕人卻仍在朝著船離開的方向跑去,邊跑邊喊道:“你這廝瞎話不打草稿,老趙今兒子辦滿月,壓根就沒出船!”
“哈哈,你得對!”船家大笑,手中撐船的動作卻又快了幾分。
見此一幕,年輕人恨恨的咬了咬牙,腳下快跑幾步,就在他跑到岸邊的時候,隻見他突然縱身一躍,整個人淩空足有三四米的高度,就像一張輕盈的紙似的在空中晃晃悠悠,眨眼的功夫,便輕巧的落在了已經離岸十幾米的船上。
在船頭站定,整個船身都沒有絲毫晃動,這一幕也引來了岸邊看到這一幕的人們的喝彩。
“好功夫!”
“秦捕頭的身法又有長進!”
年輕人回頭對著吆喝聲拱了拱手,隨後頗為埋怨的看向船家,卻不料船家也埋怨的看著他。
“你不等我也就罷了,我自己上來了,你難道也不願載我?”
船家也頗為無奈:“若是平時你上來就上來了,可今日我這船被人包了”
“你怎麼不早?”
“誰知道你這般無賴!我都離岸這麼遠了,你還上的來!”
年輕人一時語塞,將目光放在船被幕簾遮擋的船艙,對船家道:“不耽誤你做生意,我去問問人家的意思,如若人家不介意,我在外麵陪你解悶便是,這雨淋就淋了;如若人家介意”
到這裏,正當年輕人糾結如果客人不樂意,他該怎麼辦的時候,船艙中傳來了一道頗為悅耳的聲音。
“公子如若不嫌這船艙擁擠,也一並進來避雨便是。”
“如此,多謝了。”年輕人眼睛一亮,對著船家拱手致歉之後,掀開幕簾走進了船艙之中。
船艙內隻有一個帶著麵紗的姑娘,和一位穿著練功服的壯漢對坐著,相比於忙碌時能裝下十幾人的空間,此時的船艙還很空曠。
兩人還在中間擺上了一張桌,桌上有些許點心以及一壺剛剛泡好的蓮子茶,茶霧冉冉,頗有些意境。
年輕人有些尷尬的笑了笑,對著船艙內那位帶著麵紗的姑娘拱手道:“在下秦望楚,多謝姑娘施以援手,不然今日怕是要成落湯雞了。”
“女子姓朱,隻是舉手之勞,公子不必客氣。”朱姑娘掩嘴輕笑,一顰一笑都恰到好處,令人覺得親近,卻又帶著些許的距離感。
秦望楚點點頭,又看向另一邊的壯漢。
“這位大哥貴姓?”
“他是我的本家大哥,不善言辭,還請公子不要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