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姨娘請安2(2 / 2)

王姨娘見顧敬不但沒搭理自己,更對自己的女兒言辭訓斥,雙手緊緊地揪著手中的帕子,在顧敬注意不到的地方,目光陰狠的看著閔氏和顧明瑜,眼中的妒火都能將閔氏和顧明瑜灼傷。

顧明瑜不怕王姨娘,因為過去的十幾年王姨娘就沒能把娘親拉下馬,她相信今後她更不能。不過前世娘親和爹爹早早的去世了,按理王姨娘作為大房的妾室,日子應該不太好過才對,可她作為父親的未亡人,日子竟過的風生水起,過繼了二房的以為年齡的庶子,當起了大房的家,顧明瑄前世嫁得也不錯,好像還是二叔親自保的媒。這其中肯定有祖母的庇護,就是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因為顧明瑜不相信二叔是個心慈手軟的人。他能聯手外人將父親除去,為何會放過王姨娘,過繼兒子給他,還為顧明瑄保媒,難道這都是二叔展現手足情深的手段?

顧明瑜現在不想去了解,她相信一切的真想最後都會浮出水麵,所有的陰暗在光明麵前將無所遁形,都隻是跳梁醜而已。

顧明瑜看了眼閔氏,發現閔氏也沒有在意王姨娘的目光,遂又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爹爹,一臉崇拜的樣子。

顧明瑜壞壞的想到:是不是我多崇拜爹爹一會兒,爹爹就會多訓斥顧明瑄一會兒?

結果並沒有讓顧明瑜失望。

顧敬果真如顧明瑜想的那樣,發現女兒孺目的目光,楚楚可憐的,更是覺得顧明瑜在他不在家的時候受了顧明瑄的欺負。

於是繼續對顧明瑄釋放一位嚴父的嚴厲與不可冒犯,將顧明瑄的直冒冷汗,腿腳哆嗦的站立不穩。而王姨娘的臉色也是越來越難看,卻也不敢發作,低垂著頭,雙眼像猝了毒一樣的陰狠,緊咬著嘴唇,心中恨意滔,隻等老爺明年離開以後好好的計劃收拾閔氏這一對賤母女。

王姨娘以前在家的時候就是一位心翼翼討好嫡母的庶女,但因為姨娘早逝,嫡母佛口蛇心,她雖善於隱忍和察言觀色,卻形單影隻,孤立無援,日子戰戰兢兢,並不好過。隻是後來得了老夫饒眼緣,日子才慢慢好起來。於是越發的討好她這位姑母。結局也沒有令她失望,她雖然嫁給了一位商賈做妾,但這商賈身份卻不一般,他是姑母的嫡長子,金陵的世家,書香門第,雖從商,父親確是京城的吏部尚書大人,親弟弟也在金陵為官。俗話宰相門前七品官,更何況他一位嫡長子,如果沒有姑母的照拂,以她那位嫡母的心性,她還不知道會嫁一戶什麼樣的人家,也許是偏遠地區的寒門戶為正妻,更有可能給七老八十的老頭為妾。她想到了她其他幾位庶妹的下場,要不是有姑母,她就和她們一樣了,哪能像現在這樣在家中眾姐妹麵前揚眉吐氣。

雖然不得丈夫的寵愛,但她有底氣,丈夫又不經常在家,她完全是以正妻自居的,她的日子過的很滋潤,她有大把的時間在正室麵前耀武揚威。

她從能忍,她忍得住。

閔氏發現了女兒的狹促心思,瞪了一眼顧明瑜,顧明瑜對著閔氏眨了眨眼,回應了一個甜甜的笑,遂又恢複到原狀看著顧敬,完全不怕被閔氏發現心思。

同時還不忘給訓的口幹舌燥的爹爹遞上一杯茶水潤潤喉嚨。

顧敬似乎才發現顧明瑜的計謀一樣,停了下來,猛喝了一口茶,屋子頓時恢複了安靜。

顧明瑜意猶未盡的“嗟”了一聲,聲音不大,但在此刻安靜的屋子卻顯得那麼刻意。

閔氏又瞪了顧明瑜一眼,她發現她今早上自起床到現在盡在瞪眼了,也不知道這樣會不會容易起皺紋,這樣想著手指不自覺的在眼角壓了壓,但願不會讓眼角有皺紋。閔氏神遊外的想到。

顧敬放下茶盞,也沒有看另外的一對母女,就吩咐他們下去了。

王姨娘臉色蒼白的扶著完全脫力,連路都不大會走的顧明瑄狼狽的先行一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