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當然不可能是我的,也不是主人公在世界裏的,是指他慢慢在我腦海裏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亞於宇宙初生,行星爆炸,爆了再爆,炸了再炸。像看著家裏的長輩做餃子,嚷嚷著要拍著麵團,捏餃皮,剁餡。但是餃子或者遊或者沒有在你的影響下,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人包好下鍋,你隻等著蘸蘸水然後一口吃下去。主人公就像那個餃子,他的出現如此的意外但又在人意料之中,你幹擾不了他的形成,他一出現在筆下就已經有了一個形象,就是那個餃子,等你蘸上蘸水,吃進嘴裏,吞進肚裏,你才確切的品味到了,這是蝦仁豬心餡的餃子,放了蔥,放了點鹽,一點點香菜,胡椒末,蘸水裏又有點醋,家裏特質的辣椒醬,自己最喜歡醬油拌飯用的醬油,直到最後吞進肚裏也不一定全不知道有啥內容。人物也是這樣,一旦下筆他就開始在你的潛意識上意識下意識不斷的捏造成型,反正和你的主觀感覺有十分的差距,那些你沒發現的內容可能在未來某些時候出現提醒你他的存在,就好像吃完火鍋第二如廁之後與玉米粒和金針菇的重逢那樣的意外與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