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備的計劃中,刺殺曹氏女,激怒曹操與劉稚開戰,現在曹丕、黃琬、典韋被刺殺,兩個重傷一個被燒成炭,下一步會發生什麼劉備真的推測不出來。

劉備更想知道老狐狸曹操和小狐狸劉稚在汝南郡相會的內容是什麼,這兩人是打算開兵見仗,還是另有打算?

孫策也看糊塗了,不是準備刺殺曹氏女嗎?現在似乎超規格了吧?劉備好厲害,曹丕、黃琬也就罷了,怎麼把典韋還此成重傷,可惜啊,傷的是典韋,若是趙雲幾個領兵的大將那才更加完美,隻不過,劉備這樣玩法就不怕引火燒身?

相對而言,孫策不擔心劉稚會將這次事件強加到自己頭上,有自己提前提醒,晉陽王會明白這是誰做的,但是不排除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所以,孫策也在暗暗準備,實在不行,就魚死網破吧,既然我想遠走你們都不放過我,那我就跟你們玩命,你們打死我,我打殘你,我先走一步,你馬上步我的後塵。

最忐忑不安卻是獻帝。

獻帝不知道自己這個宗親跟曹操這個奸賊有什麼好談的,獻帝甚至希望晉陽王能一刀把曹操砍了。

但,這兩位見麵利索,沒用幾分鍾就各自上馬離開,他們說了什麼,達成什麼協議,他們要做什麼,一個個疑問就在獻帝心中畫圈。

很快,曹植就風塵仆仆來到晉陽,曹植,字子建,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後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見到曹植劉稚就像是名傳千古的《洛神賦》,這首詩中的洛神就是一甄洛為原型,據傳說:曹操在攻破鄴城之後,收留了袁紹的次媳甄宓。在華堂慶宴之時,曹操和曹彰、曹丕、曹植父子四人均為甄宓的美貌所打動,其兄曹丕出於政治上的野心迎、合父親,愛而不露,曹植則真誠求愛,終得甄宓動情,贈以隨身玉佩定情,兩情繾綣。

然而小人崔琰為了自己的目的,暗中施計,以桃代李,致使甄宓成了曹丕的妻子。從此曹植和甄宓均陷入了痛苦的泥淖。數年後,曹丕取得皇位,為其妻和曹植的愛情而妒火中燒,逼曹植7步吟詩,貶出京城,並暗殺了甄宓。曹植空遺滿腔悲憤,對水悲吟《洛神賦》。

至於是不是這樣,這是千古謎團,至少這一世是不會發生,此時的甄洛生活在蜜罐中,根本不知道曹植到底是何方神聖,怎麼可能與曹植發生感情,不管真與假,此事已經不可能再發生。

見到曹植,想起洛神賦,劉稚詩情大發,再一次做一回詩壇大盜,大筆一揮一氣嗬成,劉稚版《洛神賦》脫穎而出。

“大王這是寫的誰?”蔡文姬、大喬、伏壽、黃舞蝶等等一眾才情絕世的女孩子看完洛神賦就圍住男人。

甄道左看右看,“我怎麼感覺大王在寫小妹?又不像,大王是不是還有個相好?大王不要這麼思念啦,有什麼外室盡管接回來就好,堂堂晉陽王在外麵藏一個外室,丟人不?”

劉稚咧嘴一笑,一個洛神賦被甄道想成這樣,也算是奇葩,不管啦,你們願意怎麼想就怎麼想吧。

劉稚道:“這篇洛神賦沒有專寫一個人,有洛兒、琰兒、大喬、明心、愛兒等等很多人的影子,應該這樣說,這首賦中有你們所有人的影子,你們的影子印在本王心上,才有今日這篇賦的出現,本王隻是一時有所感而已,詩詞的出現不就是一時所感而發嗎?”

劉稚鼓如簧之舌,騙死人不償命的忽悠。

眾女早就被劉稚忽悠的找不到東南西北,要不然後宮怎麼一直風平浪靜?劉稚一番話眾女不搭理他了,而是圍在一起研究洛神賦,看看這一句寫誰那一句寫誰。

劉稚是絕對不會讓甄洛與曹植見麵的,誰知道真要見麵會發生什麼,萬一發生一回彗星撞地球事件,自己是把甄洛休了還是把曹植宰了?

可惜,劉稚真的白擔心,甄洛根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是在最後出席了一下婚禮,然後就閉門修煉去了,現在甄洛真的喜歡上修煉,那種翩然於飛宛如驚鴻仙子一般的感覺讓甄洛歡喜,要不是侍寢推不出去,甄洛連劉稚的麵都不要見,自家男人的麵都不要見了,和何況一個素不相識的男人。

對於甄洛的“大逆不道”,劉稚決定重重家法從事,不能為了修煉當仙子,就連自家老公都不搭理了吧?

所以劉稚抓住甄洛往死裏折騰,直到甄洛不得不遵從無數不平等條約之後,這才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