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襲封魏王位。曹丕授意華歆去逼漢獻帝讓位。曹節怒斥華歆,華歆隻好退出宮去。第二天又逼漢獻帝將帝位禪讓給曹丕。並以武力威脅,向曹節索要璽印,曹節無奈,將璽印擲於欄板之下。麵對曹丕篡位,她極為憤怒,高喊:老天有眼,決不讓你長久!

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曹節為山陽公夫人。景元元年,曹節病逝,仍以漢朝禮儀合葬於獻帝的禪陵,諡號獻穆皇後。

曆史上曹操為什麼要把三個女兒嫁給獻帝?世人都知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出名的奸臣梟雄,在他的掌控下,漢獻帝基本沒有話語權,就是一個牽線木偶,日子過得要多苦逼有多苦逼。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曹操已經實質掌握最高權力,為什麼還要把女兒嫁給亡國之君呢?而且一嫁就是三個之多,他這麼做是不是因為特別喜歡這個女婿呢?

首先,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掉毛的鳳凰也是鳳凰。古代女人最榮耀的頭銜就是皇後,雖然漢獻帝名存實亡,但仍然是名義上的天下主宰,曹操把女兒嫁給漢獻帝,也是光宗耀祖的事。聰明睿智如曹操,怎麼可能把女兒往火坑裏送,必然是向榮華富貴的道路推嘛。

其次,拉攏漢獻帝,穩住漢獻帝。這應該是曹操的最根本的動機之一,作為皇帝的老丈人,三個女兒都嫁給你了,這種親戚親密關係,至少可以讓劉協吃個不會無緣無故死亡的定心丸。劉協之前顛沛流離,被人到處追殺搶奪,是曹操給了他穩定的生活。曹操這麼做,就是要讓劉協感激感動,進而放棄對權力的掌控和對曹操本人的戒心。

第三,提高政治地位,為替天行令、晉升職務提供條件。曹操把女兒嫁給漢獻帝,後來又令劉協立曹節為皇後,這樣曹操就成了國丈,地位尊崇、身份顯赫,這樣再晉封魏王就順理成章。其實曹操的三個女兒,也是他手中的棋子而已,女兒的幸福並不真正在他的考量之中。

第四,做給天下人看,證明曹操不是奸臣。把自己的寶貝女兒都送給皇帝了,足以令天下人看到,曹操對漢獻帝的親近和尊重。曹操這麼做,是在給自己的臉上貼金,給自己的狼子野心擦粉。為了霸業,敢於舍棄一切,甚至骨肉親情。這才是梟雄奸雄本色。

另外還有一點是大家都心知肚明不願意承認的,曹操將女兒嫁給獻帝,這是做了最壞的打算,怕自己萬一有朝一日敗北,女兒貴為皇後,也算有條生路,這一條大家明白但是誰人不會說出來。

現在,曹操經天子賜婚,將三個女兒嫁給劉稚,劉稚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絕對不是獻帝的主意,曹操想要做什麼?難道曹操也在給女兒準備後路?

別說劉稚蒙了,劉稚後宮眾女都蒙了,怎麼曹操的女兒要成為自己的姐妹,還是經過天子賜婚,帶著封號來的,要知道就算是甄洛這個正室都沒有封號 ,最重要的是,自家男人和曹操不是一直在打仗嗎?敵人忽然變成老丈人,這是要做什麼?

等劉稚回到後院,就被眾女圍住,一人一句就問的劉稚頭昏腦漲,劉稚苦笑:“娘子們,曹阿蠻要做什麼,本王真的不清楚。”

小喬驚奇道:“大王,以後曹操成了大王嶽丈,大王還可以稱呼曹操為曹阿蠻嗎?”

劉稚一滯,“小喬小壞蛋,不為本王分憂,就會找麻煩。”

小喬笑嘻嘻的道:“大王啊,馬上就有三個如花似玉的美人到來,大王的家法還是用給她們吧。”

劉稚捂著頭就坐下,蔡文姬關切道:“大王頭痛嗎?麻煩大王先給臣妾等解惑完畢,再頭疼好不好?”

劉稚道:“琰兒,本王頭痛欲裂,還是不要在為難本王好不好?”

“不好呢。”伏壽將劉稚的大手拿下來,“大王快解釋啊,我們等著聽呢。”

劉稚道:“本王還沒想明白,待本王想明白,再給眾位娘子解惑。”

不管劉稚是不是想得明白,既然天子賜婚,劉稚在不能抗旨的情況下,這門親事就板上釘釘,劉稚立即著手準備大婚之事。

準備好準備,劉稚這邊人多力量大,有錢好辦事,很快一切就準備停當,派誰去接親才是個大問題。

天子賜婚,這個等級實在太高,派誰去都不合適,派誰去都會被世人指責晉陽王禮數不周,天子賜婚,多麼大的榮耀!

劉稚決定再赴江南,親自接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