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壓下心中不悅,本想跟趙雲好好嘮嘮家常,此時孫策卻沒心情,幹脆開門見山:“四將軍,顏良已死,四將軍是否要走顏良老路?”
趙雲是個地地道道的老實人,這一點整部三國演義已經演繹的淋漓盡致,一個武功高強、忠心耿耿的老實人怎麼就沒得到重用呢?這一點上晉陽王劉稚早就看透。
趙雲的曆史評價其實並不亞於?關羽?和張飛,但是為什麼趙雲?卻始終得不到重用呢?趙雲勇猛而且聰明,憑什麼劉備跟諸葛亮?利用完了他就不管他了?
關於三國武將排名曆來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年”。論武藝,趙雲是在關羽和?張飛?之上的,更不用說馬超黃忠了。他是蜀國“五虎將”中戰鬥力最猛的一個。然而,事實上,他卻是“五虎將”最末一位,人家四個的名爵職位都在他上麵,他的個人傳記也是排在最後。
因為趙雲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在官場,在職場,他的情商太低,不會按照官場的套路出牌,喜歡仗義執言,大仁大義,也就不討領導喜歡。
趙雲不得重用,很大的一個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門望族。這與中國曆史上產生於西漢後期,東漢時達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門閥製度”有關。
曆來讀史之人有“漢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漢高帝劉邦,殺死了韓信、彭越、黥布;漢武帝時有飛將軍李廣的悲劇。到了最後三分之一的後主時,趙雲好歹還是壽終正寢的。
看看張飛、關羽、馬超、黃忠的結局,趙雲的壽終正寢似乎是老天爺對趙雲這個老實人的偏愛吧。趙雲不管有多大功勞,從來不爭不搶不炫耀,就連趙雲的封號也是在別人封侯時順帶也追封了趙雲,劉氏父子可算將趙雲老實人給欺負到家了。
這一世,劉稚打一開始就給了趙雲最高的榮譽——中山世子義兄,然後一直重用趙雲,重用程度遠在顏良、文醜、馬超、黃忠之上,也算是劉稚給趙雲這個老實人出口氣吧。
這麼一個老實人今天憤怒了!
趙雲一抬腿就將虎膽亮銀槍拿在手中:“孫策,某敬你是條漢子,才會跟你多說幾句,否則,你來看!”
趙雲將掌中大槍一搖:“某一槍將你挑於馬下!打或滾!”
趙雲一生未到劉備重用,最重要的一點原因——趙雲的出身,趙雲出身寒門,這個寒門可不指的是趙雲家就沒錢,而是指的是趙雲家族的社會地位。
古時候,士農工商設定基本格局,尤其在門閥市價壟斷的時代,世家子弟之外的人想當官就不要想,就算當上也是最底層的小官,所以說這個時代出身非常重要,要不然劉備為什麼無時無刻都將中山靖王之後這句話掛在嘴邊,這是正統身份的象征,就這樣一個身份就把關羽張飛壓的死死的。
趙雲很清楚自己的出身,更清楚自己現在的一切都來自於晉陽王劉稚,來自於這個一見麵就死活要跟自己拜把子的中山世子,在那個時代,劉稚這一舉動能把頑石激動地哭泣,何況老實人趙雲?
清楚自己底蘊的趙雲什麼都可以忍,誰要詆毀晉陽王就是趙雲的第一仇人,孫策這回算是踩到老實人的要害上,趙雲急眼了。
趙雲這一急眼,孫策臉上掛不住了,要不是知道自己很可能打不過趙雲,孫策真想拉開架子跟趙雲大戰三百合,現在,這口氣隻能忍,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孫策臉一沉:“良言難勸該死的鬼,既然如此,趙將軍就自謀多福吧。”
一踅戰馬掉頭就走,身後親衛緊緊跟隨,就在親衛即將全部跟隨孫策轉回的瞬間,親衛最後麵的四人忽然八臂齊揚,泛著藍光的飛刀刷刷刷就奔趙雲要害射去。
趙雲為人謹慎,絕對不是顏良文醜二人可比,戰報上說得明白——顏良怎麼死的?就是被暗算而亡。
這些人不僅僅會忽然眾人同時出手,還用毒藥飛刀,這等陰損手段不防備豈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孫策退走,趙雲一點沒鬆懈,果然,意外就在不經意間發生,本以為馬上走幹淨了,哪裏想到殺手就是最後四人。
趙雲將大槍一擺,叮當一陣亂響,把柄飛刀就被擊飛,一點作用沒發揮。
就在趙雲擊飛飛到的同一時間,四名刺客催馬上前,伸手在馬鞍橋上又拿出把柄飛刀,四人同時向四下一散,從四個方向對準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