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許褚應一聲,手中令旗來回搖擺。
城頭上上百巨大號角吹響,戰場上曹軍開始後撤。
什麼情況?
在馬超的疑惑中,從許昌城北傳來一聲高亢得嚎叫,這是什麼東西?
在晉陽軍的疑惑中,終於有一物上場,晉陽軍不看還則罷了,這一看,自馬超往下,都嚇得目瞪口呆。
你道出現的是什麼?大象!確切說——象兵。
上千頭大象在驅象人的帶領下向晉陽軍衝來。這種龐然巨物傷到戰場上來,還不把人嚇壞?
自古各國的兵家就十分注重利用本地的特有動物衝鋒陷陣,這樣做也常常收到出人們意料的戰績。藉此在某些特殊環境下產生了以象為基礎的兵種,即象兵 。
象兵,就是騎著大象作戰的士兵。
非洲和東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國、緬甸等國家都盛產大象,被稱為象的故鄉。我國的雲南等熱帶叢林地區也是大象繁衍棲息的勝地。
象的軀體魁偉龐大,是世上現存最大的陸地動物。但象並不笨拙。它生性聰明,通人性。象雖行動緩慢,然而跋山涉水如履平地,45度的陡峭山路視若坦途。所以,盛產大象的亞非地區自古就有利用象做運輸工具、當郵差的傳統。它那讓人望而生畏的體態巨力更是兵家青睞的戰鬥力。
據傳,公元前600餘年,印度就開始訓練象兵。古印度亞柏格皇帝曾驅遣300餘隻象兵向敵8000餘名重兵據守的希托安要塞進攻。群象衝來,黑壓壓的一片,刀槍不入,勢不可擋;它那長長的鼻子輕輕地一點就將人卷起,然後將人摔得粉身碎骨:那巨大的象蹄踩到人身上,人便成為肉餅。敵軍驚慌失措,丟盔棄甲,抱頭鼠竄。亞柏格揮軍一舉奪占希托安要塞。
在泰國曼穀以北百十米,有個旅遊名城素攀府,這裏每年都要舉行象節遊行,紀念象戰的偉大勝利。來這裏觀光旅遊的人們,無不對那披紅戴綠裝飾得威武繽紛的象兵隊列讚歎不已。那器宇軒昂的古泰王納黎萱騎象雕塑更讓人駐足仰目,遐想泰、緬象戰的盛況。
身披戰甲的數百頭大象上場,猛烈衝擊晉陽軍的陣型,後麵曹軍緊緊跟隨,晉陽軍初次與這種巨型生物交戰,很快陣型被衝擊的七零八落。
晉陽軍兵敗,十萬晉陽軍逃走的不過十之二三。
馬超帶領殘兵敗將逃回潁川郡,張郃一見大驚失色,急忙將戰鬥過程飛報晉陽王,一邊全力備戰。
涼州之戰,晉陽軍節節勝利,劉備闖不過武都郡,關平也無力打開撤退大門,關二爺這二十萬兵馬,已經成了待宰的羔羊,這時候,張郃八百裏加急的戰報送到劉稚麵前。
“象兵!”
劉稚看完戰報也不禁大吃一驚,兩世為人的劉稚太清楚象兵的厲害,十萬精銳這樣就沒了,疼的劉稚的心直抽抽,幸好馬超沒事,否則,這回虧損就大了。
“大象?”張琪英直咋舌,“大王,我聽我爹說大象怕獅子,大王快去找獅子來助陣。”
劉稚苦笑搖頭:“琪瑛,不要亂出主意,別說大象是不是真怕獅子,就算真怕,去哪裏找那麼多獅子?等找到幾百隻獅子,隻怕連晉陽都被曹操打下來了。”
張琪英著急道:“那可怎麼辦呢?”
大象怕獅子,這是有個典故。
相傳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宋文帝劉義隆任命宗愨為振武將軍,討伐林邑國。林邑國王臨危急令王牌軍象兵部隊迎戰。
這刀槍不入的龐然大物使宋軍猶如現今的步兵遇見坦克,無法招架,死傷累累。但是,宗愨並不畏敵避戰。他想到大象的勁敵是獅子,可是,又不可能馬上馴化出一批獅兵與敵抗爭,便靈機一動,命令部屬連夜趕製了一批獅子模型,運到陣前,威懾敵象兵。
這一招還真靈。當林邑國的象兵衝來時,大象猛見隻隻雄獅嚴陣以待,如臨天敵,調頭就跑,任憑馭手怎麼鞭笞也不回頭迎戰。這時,宗愨一聲令下,率兵緊迫不合,一舉打敗了林邑國。
這隻是傳說,並沒有記錄在正史中,劉稚卻不相信,自然界中獅子老虎雖然稱王,但是遇上大象犀牛這些生物也隻能退避三舍。
一時間,劉稚還真想不出對策。
“胡車兒,你火速趕往潁川郡,告知張郃馬超,象兵來攻,不可硬碰,潁川郡就還給曹操吧。”
這是無奈之舉,已經損失了十萬精兵,不能再損失下去啊。象兵,曹操奪取交州,竟然得到象兵,劉稚感到非常頭疼。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