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儁乂,我們真退兵?主公還不把我們的頭砍下來?”臧霸急道。
張郃道:“急什麼?在城前天子下旨,不遵就是抗旨,就成了叛逆,這頂大帽子最後也會被扣在主公頭上。”
徐晃急道:“真要退兵不成?”
張郃道:“老臧急傻了,公明也糊塗了,我們退回大營就是為了不麵對天子,天子還能把聖旨發到我們大營中不成。”
四將恍然,臧霸 道:“主公可是命我等天黑之前不見天子出城就攻城,現在如何處理?”
“立即上奏主公,請主公定奪。”
隻怕劉稚也沒想到出城會玩這樣一手——讓獻帝出麵退兵。
接到八百裏加急的戰報,劉稚也沉吟不絕,獻帝好大的手筆,一舉就將五將封侯,想做什麼?大將兩軍陣前廝殺,為了就是封侯拜相,獻帝揮手之間就給五將封侯,這會給其他將領造成巨大震動,這就是天子威嚴。
獻帝出麵退兵,得到好處的是曹操,曹操的實力一點不弱於自己,等曹操將四外的軍隊調回來,豫州之戰就是結束之時。
“青州戰役如何?”
賈詡道:“曹操前夏侯尚、曹真、樂進引兵二十萬援助青州,被二將軍三將軍四將軍截殺損兵折將,想援助青州已經是力有不逮。龐德將軍已經率軍進攻樂安國,戰況很是樂觀,取得青州指日可待。”
劉稚微微點頭:“天子命令五將後退,文和怎麼看?”
“天子之威不容輕視,天子讓退就退好了 ,許昌可以退,豫州其他地方卻可以去。”
劉稚微微一笑:“文和所言極是,既然天子下旨,那就退吧。”
張郃五將,沒等來劉稚的將令,先等來獻帝的聖旨和金印,這就等於將五將的侯爵坐實了。五將看著這聖旨金印,卻有如見追魂令的感覺,坐在那裏也如坐針氈。
這時候,劉稚的將令到來,命五將逐步退至潁川郡。
至於五將封侯之事,劉稚道:天子厚愛,你等就收著吧。
收著?真能收嗎?這是燙手的山芋啊,回到晉陽,怎麼麵見同僚?自己是晉陽王的屬下,獻帝卻直接給自己封侯,這不是向在我們當中插釘子嗎?其心可誅!
古人的想法很多時候很簡單,男人講究:誓為知己致死。
女孩子講究:無以回報以身相許。
簡單吧?但是,這個結果很多時候結成的果子不是那麼好吃的。就像現在,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轉過來,劉稚還有一道命令:天子禦封,不敢辭,你等不必心有顧忌,天子禦封乃是為天下人看,乃是試探我劉稚是否為大漢忠良。
隔山打牛!
五將麵麵相覷,誰說天子隻是個傀儡?一出手就直奔晉陽王要害,主公,你一定要迎天子還朝,正確嗎?
不管正確與否,五將還是立即執行命令——交替撤退至潁川郡。
晉陽軍撤退,最開心的莫過於曹操,開心的同時,心中還有絲絲疑慮——這個晉陽王究竟想幹什麼?
以己度人,曹操認為晉陽王劉稚不可能百分百的效忠漢室,晉陽王一步一步的走到現在 ,每一步都刻有晉陽王的血汗,晉陽王就這樣將一切拱手送與獻帝?曹操感覺非常的不可思議,任何一位權臣,最後為什麼要跟皇帝水火不相容?就是因為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一旦放棄全力,等待的就是死亡,這件事已經經過千百年的實踐,難道說晉陽王自以為是漢室宗親就可以逃過這個魔咒?
曹操疑惑不解,獻帝卻是歡天喜地,沒想到晉陽王真的退兵了。獻帝雖然不懂軍事,卻是明白五將兵圍許昌,沒有晉陽王的命令不可能後退,五將撤退很顯然是接到晉陽王的命令,晉陽王還是效忠於我大漢王朝,這一刻,獻帝的腰板挺起來。
晉陽軍雖然撤退,減輕許昌的壓力,但是潁川郡乃是許昌的門戶,十幾萬精兵五員大將在潁川郡駐紮,虎視眈眈的盯著許昌看,許昌就像時刻待宰的羔羊,這種狀況絕對不允許。否則許昌就不可以再為都城。
曹操眼珠一轉,立即想出一條驅虎吞狼之計。
曹操沒與獻帝商議,因為知道獻帝不會同意,沒必要 浪費那精力,曹操直接以天子的名義給劉備下令。
“晉陽王忤逆犯上,竟然敢兵圍許昌,加封劉備為益州牧右將軍,火速率軍進攻晉陽,捉拿晉陽王正法,欽此。”
曹操想讓劉備去打劉稚。
同時,曹操再給劉稚以天子名義下令:大耳賊劉備誅殺朝廷命官,私奪益州牧之位,今明晉陽王率軍誅殺劉備,不得有誤。
假聖旨到達晉陽, 劉稚都沒搭理他。
而假聖旨到達成都,卻讓劉備誠惶誠恐,這道聖旨就意味著自己私奪益州隻是朝廷已經認可,自己以後就是名正言順的益州牧大漢左將軍,劉備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