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功的招降(1 / 2)

北海守將乃是當年孔融的手下,名喚王修,自從孔融離開北海,王修先投袁紹,袁紹敗沒,王修就投了曹操,也算是隨波逐流吧,這是這個時代造成的,不隨波逐流,要不就是一方豪強,要不就是刀下鬼。

晉陽軍勢大,王修不敢出戰,全麵固守,龐德下令弩箭上場,先射你一個時辰。

要說王修還是有些真本領,主要是沒機會發揮出來,這次麵對龐德總算有了機會。

王修治兵嚴謹,對於軍需這一塊素來投錢不皺眉,兩軍交戰防禦很重要,這一刻,各種防禦武器都派上用場。

一個時辰的箭雨,竟然沒把北海怎麼樣。這把龐德可氣壞了。下令攻城。

攻城戰是慘烈的,全麵防禦的曹軍堅守北海半個月,龐德竟然寸功未立。

這一日劉稚正在看戰報,也為北海拿不下來感到皺眉,忽然典韋來報:“啟稟主公,孔融求見。”

孔融為並州刺史,做得很不錯,劉稚對孔融很滿意,聽聞孔融來見,就到:“請他進來。”

“拜見主公。”孔融進來向劉稚行禮。

劉稚道:“文舉所來何事?”

孔融道:“臣聞龐德將軍在北海遇阻,那王修本是臣的屬下,有些真本領,臣素知王修的為人,臣想前往北海,勸降王修。”

劉稚大喜:“如此甚好,有勞文舉。”

孔融連夜趕往北海。

這一日,晉陽軍忽然停止攻城,王修正納悶,忽然士兵來報:“啟稟將軍,城外來了一人,讓將軍出城一見。”

這是誰?

王修滿腹懷疑登城一望,凝神看去,就不禁心中一驚,孔融他太熟悉了,自然分得清來人是誰。

孔融向他一招手:“王修別來無恙?”

兩人的關係極好,孔融為北海相之時,很器重王修,要不是世事無常,兩人還在北海飲酒聊天。

王修抱拳拱手:“孔大人別來無恙。不知大人所來為何?”

孔融道:“王修,你心知肚明某所來為何,你是打算跟著曹賊誤國,還是棄暗投明 ,就在眼前,你為自己的兒孫後代想一想再答複與我。”

王修苦笑:“孔大人請有話明講。”

孔融道:“晉陽王乃大漢宗親,為國為民征戰天下,與其在曹賊手下為官,不如到晉陽王手下為將,你可願意?”

王修道:“孔大人,下官當的是漢家天子之官,下官的官職也是經過天子允許,非是曹丞相之官也。”

孔融道:“如此說來,你是執意從賊?”

王修道:“孔大人,下官再重申一句:下官做的事漢家官。”

孔融撥馬就走,王修默然無語看著孔融離去。

孔融回到大營,隻看他的臉色龐德就知此去無功,正要安慰,孔融上前一步,低聲道:“王修不投降也無妨,昔日某為北海相,曾暗置一條密道,出口就在昔日北海國相府中,請將軍暗暗選擇精壯士卒,今夜三更與某進城破敵。”

龐德大喜,命武安國、邢道榮引精兵一千隨孔融入城。

是夜三更,孔融全身披掛帶著武安國、邢道榮暗暗進入北海,密道的另一個出口就在昔日北海相後花園中的一口水井中,若不是有人帶路,猴年馬月也找不到這裏。

千防萬防家賊難防,王修做夢也沒想到孔融會忽然出現在自己的臥室中。

邢道榮舉斧就砍。

孔融急忙喊住:“將軍不可,北海之事還需要王修下令。”

邢道榮將王修一腳踢翻在地,獰笑:“好言相勸你不聽,偏要做階下囚。”

將王修綁了,押著他出去開城門。

很快,劉稚就得到戰報,很是歡喜,下令將王修一家人全部押往晉陽。

王修字叔治,先後侍奉孔融、袁譚、曹操。為人正直,治理地方時抑製豪強、賞罰分明,深得百姓愛戴,官至大司農郎中令。

陳壽說:修識高柔於弱冠,異王基於幼童,終皆遠至,世稱其知人。為治,抑強扶弱,明賞罰,百姓稱之。田疇抗節,王修忠貞,足以矯俗。

孔融認為:能冒難來,唯王修耳!

曹操感覺:君澡身浴德,流聲本州,忠能成績,為世美談,名實相副,過人甚遠。孤以心知君,至深至熟,非徒耳目而已也。

總之,王修是個人才,劉稚動了愛才之心,應該說:想得天下,必先得人才。

很快孔融押解著王修來到晉陽,孔融向王修道:“叔治,晉陽王大人大量,有海納百川之胸懷,這是你最後的機會,希望你能掌握,你的妻兒老小生死全在你一念之間。”

王修道:“敗軍之將何足言勇?”

鐵瓦銀安殿上,王修傲然不跪,引得典韋生氣,上前就是一腳。

王修有些本領,卻那裏受得了典韋這一腳?撲通一聲就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