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稚道:“來者何人?”

典韋道:“主公,來住自稱名叫魯肅,字子敬,江東人士,家中時代經商。”

劉稚的眼珠子一下就瞪起來,唬的典韋忙道:“主公率不喜此人,末將這就將之趕走。”

劉稚急忙揮手:“ 慢著,本王不是此意。”

魯肅終於現身,沒有投了孫權,而是來投自己,劉稚震驚之後就是驚喜,魯肅啊,這還了得!

劉稚感覺自己很久沒有這樣激動了。

人生四大喜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現在劉稚就有種洞房花燭夜的激動。

到現在為止,漢末時代的人才被瓜分的已經差不多,而魯肅卻一直未露麵,劉稚還以為魯肅已經被孫策招攬去,哪想到現在卻出現在晉陽。

“請!”

劉稚已經不是當年小小的中山世子,也不是初為並州牧之時的劉稚,現在劉稚乃是大漢第一諸侯王,所以,劉稚沒迎出大門之外。

劉稚出現在鐵瓦銀安殿的大門口。

這足以讓魯肅全身骨頭都軟了。

魯肅的骨頭硬,性子也直,但在這個時代中,自然少不了受這個時代影響——忠君愛國這是第一點。

千裏迢迢來晉陽可不是為了旅遊。

為什麼沒答應孫策,因為孫策的實力太弱,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選好君主,朝夕不保還怎麼謀事業?

見劉稚滿臉笑容的站在殿前,魯肅不激動那才有問題。

不用典韋引薦,魯肅撩衣襟跪倒:“魯肅拜見大王。”

劉稚上前一步扶起魯肅:“久聞子敬之名如雷貫耳,可惜子敬遠在江東,本以為子敬不是被袁公路招去,就是被孫氏父子請走,今日一見子敬,本王隻能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如果說剛才魯肅的骨頭軟了,現在就有些發酥。

“魯肅不敢當。”

劉稚笑道:“子敬當世奇士,足可當,來,子敬與本王共進銀安殿。”

攜魯肅之手,共進鐵瓦銀安殿。

魯肅現在心中就剩一個字——服。

怪不得晉陽王從一個小小郡國世子成為大漢最強大的諸侯王,這份心胸足以說明一切。

進入殿中,魯肅行大禮:“秦兵大王,魯肅自江東來投奔大王,請大王賞賜魯肅立足之地。”

魯肅說:我就是來投奔大王的,不求多高待遇,隻要有立足之地足矣。

劉稚笑道:“子敬之才僅求立足之地豈不屈才?子敬來投,本王欣喜至極,子敬可先為讚軍校尉,幫助子初打理事物,待熟悉之後,本王自會給子敬一個足矣發揮子敬才智的職位,子敬乃是一枚明珠,豈可被沙塵掩埋?”

魯肅很是歡喜,行大禮拜謝。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世人都認為魯肅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在草船借箭借東風舌戰群儒裏是諸葛亮的跟屁蟲,在單刀赴會裏是關老爺的陪襯。事實上曆史上的魯肅是一個很有影響的人物,他的雄才大略、他的英雄氣概、他的幹雲豪氣一直受人敬仰。

說魯肅是一個英雄,或許有人不相信,唯諸葛亮馬首是瞻的人物,怎麼能是叱吒風雲的角色。事實上這就是魯肅,魯肅早先是個孤兒,很早就死了父親,跟著母親相依為命。還好,祖父很有錢,就這樣托祖父照料,魯肅不僅吃穿不愁,而且很有家資。

但魯肅並不是看財奴,他喜歡騎馬射箭,喜歡結交天下英雄人物,高興的時候還與人較量一番。魯肅最看不慣窮苦的人,每次一旦遇到需要救濟的,馬上慷慨解囊。因此在當時的口碑不錯。

魯肅結識了不少英雄。當時周瑜在居巢任袁術手下的縣令,因為沒有糧食,就去向魯肅去借。魯肅居然把自己家的糧食分給周瑜二分之一,即一倉三千斛。周瑜大為感動,自此和魯肅情同骨肉。袁術也知道魯肅是個人物,就委任魯肅做東城縣令。可魯肅知道袁術成不了氣候,就率百餘人南遷到居巢投奔周瑜。

這些人裏麵有當年的遊俠少年,也有非常景仰魯肅的人。一行人向居巢進發。結果遭到當地官員的攔截。那時候老百姓很稀缺,經過了黃巾軍起義,老百姓是衣食父母,離開了老百姓,當官的豈不麻煩?魯肅讓老弱病殘先走,自己和一些遊俠少年斷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