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絲一縷送大王(1 / 2)

古人的定情信物種類十分之多,大抵都是女孩子貼身的飾品,如:手鐲、耳環、發簪、戒指、如意、羅漢錢、紅豆、鳳釵、手帕、荷包之類的東西,也有家中祖傳的小物件或是精心挑選的紀念物等。但是,不管是何種物品,不管信物是廉價還是貴重,它對於男女雙方來說都十分具有內在意義,它包含的情感價值難以用金錢衡量。

一般來說,隻要兩個人互相贈與了信物,那麼,就意味著對方表明了自己忠貞不移的信念。在眾多定情信物中,最具有意義的大概就是少女的“青絲”了。《東周列國誌》中這樣說道:“二八深閨不解羞,一樁情事鎖眉頭;鸞凰不入青絲網,野鳥家雞總是愁。”這裏的“青絲”指得就是少女的黑發。

在道德製度森嚴的古代,女孩們年輕的軀體被衣物層層包裹,露在外的就剩一顆腦袋和一頭秀發。而一頭濃密黝黑的秀發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有多重要,自然不必多言。漢武帝時期有這樣的記載:“皇帝見她的頭發美麗,十分心動,所以納入宮中”。漢武帝因為一頭秀發相中了還是歌姬的衛子夫,拋棄了他曾經許諾“蓋一間黃金做的屋子把阿嬌藏起來”的原配陳阿嬌。

其實,不隻是漢武帝,還有南陳末代皇帝陳叔寶,他第一次見到年僅十歲的張麗華就對她心動不已,根據《陳書》對張麗華的描述:“頭發七尺有餘,像墨漆一樣黝黑,油光可鑒。又十分聰慧,神采奕奕,容貌端莊。眼神所到之處,光采溢目,照映左右”

古代,在女子十五歲時,需要行“笄禮”,就是把頭發梳上去的意思,意味著女子成年,可以嫁人了。成語“結發夫妻”也是指原配正妻。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女子都是把頭發當成是身體的一部分,若是一小撮頭發剪下贈與男子,那麼,這就說明女子有非君不嫁的決絕。《禮記?曲禮上》就曾說道:“女子許嫁,纓。”纓是五彩絲繩,女子許嫁以後就用它來束發。

當然,男子也十分清楚女子贈與頭發當定情信物的含義,都會十分珍重地收好青絲,妥善保管。在漢朝時有一種浪漫的習俗,若是發妻不幸早亡,丈夫會把妻子的梳子掰成兩段,一半留給自己,一半放入妻子棺槨之中,寓意永生銘記自己的發妻。

甚至,在《隋書》中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淒涼的故事:

女子贈與男子一縷青絲,兩人早已定親,成親之前男子被安排到巴蜀之地任職。兩人明白四川山水重重距離十分遙遠,男子臨別前和女子抱頭痛哭,並叮囑道“巴蜀之地,極為凶險,若是我沒回來,你就另尋良人吧。”女子二話不說,挽起滿頭青絲。

並說道:“隻有你才能打開我的發結。”多年後,男子在四川另娶她人,又過了幾十年,男子返鄉,發現在家鄉的未婚妻還在等他。他取下女子的頭巾,發現還是他離開時的發結,隻不過滿頭青絲變成白發。

現在,劉稚需要閨閣之中的女孩子秀發做藥引子,說起來容易,劉稚身為大漢親王,要一個閨閣少女的秀發做藥引子還不容易嗎?

很容易,劉稚卻必須對這名女子負責,否則,這名女子隻怕再無法嫁與他人。

紫薇素手一揮,震斷自己的一縷秀發:“大王不嫌棄,就用我的吧,我可是打了一晚上的仗。”

黛蘭就在海棠耳邊嘀咕:“眼紅不?有比你更利索的。”

海棠心裏有一絲惆悵,自己為什麼不快一些呢?

劉稚伸手接過:“多謝紫薇,本王無以回報,先牢記在心,在大戰之後必會給紫薇一個交代。”

紫薇微微一笑:“大王請服藥。”

藥到病除,劉稚就感到火辣辣疼的傷口立即顯出一片清涼,不禁大喜:“神藥也!”

翻身就要下床,卻被郭芍藥一把給按住:“大王要做什麼?”

“去滅了道一宗還有呂布,這麼厲害的毒藥刀,不能留著它再害別人。”

郭芍藥道:“大王有這心就行,殺人放火的事情就不勞大王動手,我們去就可以,大王現在養傷。”

“本王已經無礙。”

“大王有礙,我們怎麼辦?這幾十萬兵馬怎麼辦?大漢天下怎麼辦?大王若是不聽話,臣妾隻能鬥膽,將大王綁在床上。”

小喬笑嗬嗬的道:“嗯,小喬也想把大王綁起來呢,省的大王到處亂跑,這一次來個刮骨療傷,下一次呢?想起來小喬就好怕哦。大王還是聽話吧。”

王魯蓮道:“大王不聽話,就一定綁起來。”

看到王魯蓮大眼睛中躍躍欲試的神情,隻怕自己不聽勸真要被綁起來,劉稚隻能點頭,真要被綁起來,豈不很沒麵子?動手的又是自己心愛的女人,這件事絕對沒法找後賬,所以為了不被心愛的女孩子們綁起來,劉稚決定聽話。

“蓮兒,你去問一下陳宮進度,現在形勢一片大好,對樓蘭城不要強攻,免得士兵有損傷,就剩下一個樓蘭城,沒必要著急,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