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稚心裏很清楚,自己跟董卓是死仇,解不開,隻有一方死掉才算完事。
劉稚作為漢室宗親,跟董卓之間的仇恨既是家仇也是國恨。
首先董卓廢掉少帝,將他貶為弘農王,最後一杯毒酒毒死,另立陳留王劉協,即為漢獻帝。
其次,淫、亂後宮,陳留王本是個小孩子,有董卓在側,不僅權力上不當家,後宮之事也不由自主。自廢立之後,董卓是“每夜入宮,奸、淫宮女,夜宿龍床,禁庭公主,盡皆淫之。”這一下後宮直接就亂套了,董卓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完全將宮廷之地當做了自己發泄淫、欲的溫柔之鄉。
淫、亂後宮,本是死罪。如此瘋狂舉動,在曆史上也不多見。但盡管如此,董卓還不罷手,反而又將魔爪伸向了民間。可能是玩後宮女子玩膩了,董卓時不時的就要出宮去獵、豔“打野味”,碰到自己相中的就取回府中奸、淫玩樂,姿色稍差的就帶回去讓自己的手下奸、淫。
據《三國誌通俗演義》描述:卓“常引一軍出城外,前行到當陽城,時當二月,村民社賽,男女皆集,引軍圍住,盡皆殺之,掠其婦女……盡散與宿帳軍士。”
其三,遷都長安時,為了防止官員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陽,董卓將整個洛陽城以及附近二百裏內的宮殿、宗廟、府庫等大批建築物全部焚火燒毀。昔日興盛繁華的洛陽城,瞬時之間變成一片廢墟,淒涼慘景令人頓首痛惜。
為了攫取財富,董卓還派呂布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墳塚,盡收珍寶。
什麼是皇家陵墓?就是劉稚的長輩宗親啊,隻此三點,劉稚與董卓之間還有緩和的餘地嗎?這是每一名漢室宗親的恥辱,隻有要能力一定會跟董卓不死不休,否則,就無顏麵對酒泉之下的列祖列宗,也會被天下人恥笑。
所以,劉稚打一開始就跟董卓死磕,卻對董卓手下將領法外施恩,就是要分而對之,不管怎樣講,董卓無疑是強大的。
劉稚命陳宮起草一份檄文,昭告天下。
“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漢室宗親晉陽王劉稚,大集義兵,誓欲掃清逆賊董卓,剿戮群凶。望興義師,共泄公憤;凡我大漢子孫大漢臣民,應公舉義旗,誅殺董卓為己任,匡扶漢室,迎天子還朝。劉稚在此向天盟誓:不殺董卓,勢不還朝。列祖列宗在上,佑後世子孫劉稚誅殺大漢奸賊,中興漢室。”
此文一出,天下震動。
劉稚這找叫什麼?這叫天降大任於我,我將奮力擔之。
天下諸侯你們願意鬧就鬧吧,我不搭理你們,我隻要誅殺漢賊董卓,迎天子還朝,中興漢室。
首先,獻帝第一響應晉陽王的號召,下旨招天下諸侯共誅董卓。
獻帝說:你們不要我回洛陽,我下道聖旨誅殺董卓總行吧?這時候曹操不在許昌,強大敵人晉陽王去打董卓,正是收拾袁紹的好時候,袁紹已經被打殘,趁他病取他命,等晉陽王回來,在動刀兵就不容易。
所以,獻帝下一道征討董卓的旨意,許昌沒人攔得住。
第一個響應的是劉備。
劉備的響應,實在內部進行一番激烈辯論之後做出的決定。
劉備先收到晉陽王的檄文,然後收到天子旨意,並沒有直接下結論,而是把倆兄弟和劉琦等人都找來商議。
張飛道:“其他的事情某家不管,某家隻知道一點:大哥要某家怎樣就怎樣,其餘的事情某家不管。”
關公卻持不同意見:“大哥為中山靖王之後,董卓為大漢奸佞,誅殺董卓實乃大哥之本分,現在有天子詔書,大哥可高舉義旗響應,再則,我等即為漢臣,匡扶漢室乃是我等義不容辭的職責,就算沒有晉陽王,大哥也該率我等誅殺大漢奸佞,迎天子還朝。”
劉備就深深看一眼關公。
關羽和張飛最大的差別——關公是先君臣後兄弟,關公一直以漢臣自居。
張飛道:“二哥,我們就算響應晉陽王,我們也過不去啊。何況,之前晉陽王還打我們,現在就去應和他,某心裏很不舒服。”
關公道:“之前是大漢內部之爭,現在是共誅國、賊。”
張飛就不說話了,環眼隻看劉備。
劉備低頭沉思,片刻之後,劉備道:“備為中山靖王之後,中興漢室備義不容辭,征戰西域誅殺董卓,我等可助力晉陽王,二弟,你可率兵一萬前往,遵從晉陽王號令,共誅董卓。”
關公起身:“小弟遵命。”
劉璋看到檄文和聖旨,左右為難了。
正如劉稚判斷,劉璋確實向曹操拋媚眼,曹操這一回也確實沒發蒙,而是以天子名義大大獎賞劉璋一番,所以才有劉璋再次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