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得意的孫策(2 / 2)

孫策笑道:“某家在此。太史慈你有本事盡管使來擒我就是。”

太史慈傲然道“你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

縱馬橫槍,直取孫策。

孫策怎麼懼怕一個無名小卒太史慈。立即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孫策不禁暗暗稱奇,要說之前的自己卻是不咋樣,現在自己不自誇,也算是一員猛將,怎麼就打不過這無名之輩?

太史慈也是暗暗著急,這番出來可是獨自前來,想人前顯聖一舉捉了這個小霸王,哪裏想到孫策果然厲害,怎麼辦?太史慈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佯輸詐敗,引孫策趕來。

孫策那裏肯舍,一直趕到平川之地。太史慈兜回馬再戰,又到五十合。孫策一槍搠去,太史慈閃過,胳膊一伸就把大槍挾住。

太史慈哈哈大笑,照著孫策就是一槍。

孫策手疾眼快,閃身躲過,一伸手,啪的一聲,就把太史慈的打槍抓住。

兩人在馬上叫力,你來我往,一個沒注意,噗通噗通兩聲,都滾下馬來。戰馬受到驚嚇不知走的那裏去了。

兩人棄了槍,揪住廝打,戰袍扯得粉碎。全無一點大將風度,就在地上扭打起來。孫策手快,搶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一看,吃虧了,不行,隻是孫策別無長物,太史慈一伸手就把孫策的頭盔給搶過來,兩人一個拿著短戟,一個拿著頭盔開打。

就在此時,忽然喊聲後起,原來二人大戰,已經被探子得知,袁術立即派兵來接應。

程普等一看袁術的援兵到了,立即衝上來,救了孫策就走。

袁軍追在後麵緊緊追趕,正在危機時,周瑜引兵來住,袁軍這才退去。

次日,孫策引軍到袁術營前,袁術引軍出迎。兩陣對壘,孫策把槍挑太史慈的小戟於陣前,令軍士大叫:“太史慈若不是走的快,已被刺死了!”

太史慈亦將孫策頭盔挑於陣前,也令軍士大叫:“孫策頭已在此!”

兩軍呐喊,這邊誇勝,那邊道強。

太史慈出馬,大喝:“孫策,休要逞口舌之利,來來來!你我大戰三百合!”

孫策笑道:“怕你不是英雄好漢!”

催馬上前,與太史慈戰在一處。

兩馬相交,戰到三十合,袁術急鳴金收軍。太史慈道:“我正要捉拿賊將,何故收軍?”

袁術:“周瑜領軍襲取曲阿,有廬江人陳武,接應周瑜。不可再與孫策在此糾纏速退。”

太史慈隻好跟著袁術退軍,孫策不趕,收住人馬。程普道:“袁術被周瑜襲取曲阿,無戀戰之心,今夜正好劫營。”

孫策然之。

當夜分軍五路,長驅大進。袁術軍兵大敗,眾皆四紛五落。太史慈獨力難當,引十數騎逃走。

袁術兵敗,孫策引兵直奔丹陽,將丹陽郡圍得結結實實,周瑜入城麵見叔父周尚,陳訴厲害,看到孫策如此勇猛,周尚思索再三,決定獻關投降。

孫策大喜,封周尚為揚州刺史,自此,孫策算是在揚州有了立足之地,在這裏招兵買馬積草屯糧,準備與袁術爭奪江東。

再說曹操,自從曹操得了徐州,心中極為開心,眼見孫策和袁術打得激烈,曹操動了心思,命大將夏侯淵直取九江郡。

此時的九江郡已經人心惶惶,守軍根本無心打仗,眼見曹軍殺來,守將自己先跑了,夏侯淵輕輕鬆鬆就得了九江郡,然後兵鋒直指廬江郡。

正是春風得意的孫策得報,很是生氣,周泰與蔣欽新來,立即道:“主公不必煩惱,末將願領一哨人馬擊殺夏侯淵。”

孫策卻是緩緩搖搖頭。

周泰急道:“主公不信我等兄弟?”

孫策搖頭:“幼平勇猛,某甚是佩服,某之搖頭,不是因為幼平不勇,而是不能與曹軍開戰。”

周泰不解:“主公這是何意?末將不懂。”

孫策道:“曹軍勢大,天下諸侯除了晉陽王無人是曹操對手,我軍正與袁術打得激烈,如果此時再與曹軍開戰,兩郡腹背受敵不說,單是隔了一個天塹長江,就會讓我軍難以招架,我之搖頭,是因為如此。”

周泰恍然。

周瑜道:“伯符之言甚是,以某之見,與其兩麵分兵都處於不利局麵,不如將廬江郡讓與曹操,我軍全力與袁術爭奪江東。”

程普道:“不可,為了廬江郡,我軍付出極大,豈可說丟棄就丟棄?不過是一個夏侯淵而已,末將願去守廬江。”

孫策 略一遲疑:“公瑾,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