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劉稚對戰鬥的勝負沒有強大的信心,第一次,劉稚對大將的執行能力生懷疑,明知道這些大將都是足智多謀、勇冠三軍、這個時代的翹楚,劉稚還是無法抗拒的產生了強烈的擔心。
九家諸侯八十三萬大軍征討劉稚之時,劉稚都沒有擔心,那是因為九家諸侯人數雖眾,卻很難眾誌成城,九個人九條心,短時間內沒事,時間一長,自然亂套。
這一回,董卓發來百萬大軍,才真的讓劉稚感到壓力奇重。
不為別的,這一次的戰鬥對於整個戰局來講實在重要,因為劉稚輸不起,劉稚跟董卓屬於不死不休的局麵,董卓不會以占據並州為己任,最終目的是殺死劉稚,在殺死劉稚的過程中,吞並並州、冀州,占據幽州,如此一來,天下諸侯何人還是董卓的對手?天下諸侯必須仰董卓鼻息。
城外激烈的廝殺聲,讓劉稚有一種想立即衝過去融進這場戰鬥中的衝動感。
現實告誡劉稚:必須等待,必須由眾將完成這次戰鬥。
在漫長的等待中,在劉稚的忐忑中,城外終於平靜下來,東方現出一絲魚肚白。
終於到揭曉的時刻,是並州軍勝利,還是西涼聯軍勝利,就在這一刻。
無數人馬出現在視野中。
“大王是我們的軍隊。”一名親衛軍射手大聲說道。
極目望去,晨曦中,一支隊伍出現在劉稚視線中——並州軍!
劉稚沉聲到:“傳令何儀,全線戒備,防止西涼聯軍惱羞成怒發動猛攻,親衛軍速速前往南門備戰。”
“諾。”
“大開城門,迎接凱旋的勇士。”
劉稚下城頭飛身上馬就向城外奔去。
典韋、阿大等人全身就跟血洗一般,而黃忠身上確實很幹淨,與典韋形成鮮明的對比。
劉稚卻是大喜,黃忠越幹淨,越說明黃忠執行自己的命令一絲不苟,黃忠要是施展百步穿楊絕技,等閑之人休想靠近,何況黃忠率領五萬人馬人人一張弓。
弓箭的威力絕對不容小覷,他很可能會扭轉戰局,說起神箭手就像是現代的狙擊手一樣,總是在最危險的時刻,對敵人的將領致命的一擊,而神箭手不光要有百步穿楊的箭法,還要有過人的膽識,強壯的體魄,以及聰明的頭腦,這樣才能讓敵軍無還手之力。在北宋年間有個鮮為人知的神箭手叫做王舜臣,而史書上記載他的事跡不多,也就是和羌族這一戰,但這一戰足以讓其封神,原來有一次羌族反叛北宋,雙方展開了一場激戰。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局對宋軍越發不利,羌族甚至包圍了宋軍,隨時可能潰敗,可是就在這個危機的時刻,王舜臣站了出來,隻見王舜臣手拿一張弓,旁邊放下數隻箭,等待敵軍進入自己的射程。士氣正紅的羌軍,派了幾名驍勇善戰的騎兵前去當先鋒,結果王舜臣一箭一個,到了第五個騎兵的時候,竟然扭頭就跑,不過還是被王舜臣一箭給射死,而此舉立即震懾羌軍。
使得當時羌軍無人敢上,他們隻好大舉壓上,結果王舜臣和他們激戰了四個小時,他射出去的箭有上千支,並且箭無虛發,以至於自己的射到手指受傷,王舜臣靠一己之力,成為扭轉戰場局勢的神射手。
如果說王舜臣以神射手的身份扭轉戰局,另外一個就是具體的力量。
漢將李陵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於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
如果李陵不彈盡糧絕,如果李陵有充足的箭矢,這場戰鬥的結果會怎樣?五千對搏八萬!不問以後的故事,隻看著一點,可稱壯哉!
“主公!”
眾將看到劉稚站在城門之前,急忙甩鐙離鞍跳下坐騎撩戰群跪倒。
劉稚伸手相扶:“快起來,辛苦了,本王對眾位將軍的付出,甚為感動,擊敗西域聯軍之日,功勞簿上,爾等功勞第一。”
“末將多謝主公。”
“快快回去休息,隻怕不久之後,剩餘的西域聯軍會想離石城發動猛烈的攻擊。”
眾人進城,早有後勤人員送上美酒佳肴。
這時,劉稚才有心思聽取戰鬥經過。
黃忠道:“敵軍究竟派來多少援軍不清楚,一共發動進攻十三次,我軍的箭矢已經告罄,射殺射傷敵軍多少也沒法統計。”
典韋道:“主公,我軍火燒敵軍大營,十萬敵軍沒被燒死的,就被我軍殺死,龐統軍師返回運輸大營,爭取在敵軍發動報複性進攻之前,將物資運進城中。”
大才就是大才。
不過,這樣計算開來,圍困離石城的敵軍至少被消滅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