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稚來回走動幾步,“傳令,命徐晃、顏良率領所有騎兵趕奔河陽,截殺蔡陽,然後迅速占據平陰,將曹仁和夏侯惇的部隊截住,文醜率步兵軍隨後趕到,本王坐鎮懷來城。”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徐晃、顏良文醜迅速率兵出發,徐庶趕來:“主公,還是由臣鎮守懷來城,主公先行一步為好。”

劉稚道:“無妨,不過是晚一天而已,徐晃若是能將蔡陽截殺於河陽,懷來城自然高枕無憂。”

劉稚的意思很明確:顏良文醜徐晃都敗了,自己跟去也好不到哪裏去,哪裏也不安全。

單說徐晃和顏良率領三萬騎兵火速趕往河陽,這就是跟曹操掙時間,為什麼帶領騎兵出發,就是要先殺蔡陽,再戰夏侯惇與曹仁,如果用步兵,隻能攔住蔡陽,其餘兩路兵馬根本來不及阻攔。

一晚上的時間,二將就趕到河陽,胡車兒隨軍而行,此戰全仗胡車兒兩條飛毛腿探查軍情,有胡車兒在,並州軍就可以先一步收到軍情。

徐晃剛剛下令就地休息,胡車兒就現身:“公明將軍,蔡陽已經距離河陽不足五十裏。”

徐晃精神一振,顏良嘿聲道:“來得好,某將一道將這老兒劈成兩半就是。”

徐晃道:“三爺勇猛,不如這樣,請三爺定奪。”

顏良道:“來的時候主公講的明白,此戰公明為將,你就安排就是,某家這回聽你調度。”

“多謝三爺大度,三爺,末將以為,有末將率兵正麵阻攔蔡陽,三爺率兵從側地殺出,殺蔡陽一個措手不及,時間緊張,我等還要趕奔平陰阻敵,隻能速戰速決。”

依著顏良的性子,就應該拉開陣勢,真刀真槍的幹一架定輸贏,但是,徐晃說的正確:時間緊張。宰蔡陽是小事,萬一不能按時到達平陰,攔不住夏侯惇和曹仁,才是大事。

顏良點頭:“就安你說的。”

三萬騎兵迅速前推布防,徐晃一邊吩咐士兵抓緊時間吃幹糧。

正在此時,就看到前邊煙塵大起,旌旗招展號帶飄揚,曹軍這也是跟時間賽跑,徐晃一見二話沒說:“點炮出戰!”

轟隆隆三聲炮響,並州軍殺出攔住主曹軍去路。

曹軍小校立即上報蔡陽得知,蔡陽冷哼一聲:“主公早就料得清楚,不必與他們廢話,左右,全軍壓上,將並州軍擊殺。”

蔡陽催馬上前,抬頭一看,也有點怵頭,前方清一色全是騎兵,那叫一個盔明甲亮。就是人數少點,也就一萬出頭。

蔡陽心說:不能讓他們排開陣勢,否則我這五萬兵馬不夠他們幾個衝鋒。

“盾牌手防禦,弓箭手準備,長矛手、刀斧手做好進攻準備。”

徐晃一看,也不能讓你們擺好陣型啊,一聲大喝:“衝!”

首先縱馬就向曹軍衝過去:“防禦!”

騎兵怎麼防禦?

並州騎兵每人一麵騎兵專用的圓盾,將頭臉胸腹的要害護住,然後一手替長矛或大刀。這時候就看你平時訓練下沒下功夫,否則,老天爺不保護你,等待你的就是死亡。

蔡陽眼見並州騎兵殺進百步之內,一聲大喝:“放箭!”

弓箭的威力在百步之內,這是最好射殺騎兵的時機,因為戰馬的速度,隻有三次射箭機會。

徐晃同樣有一麵圓盾,不要以為大將就不需要防護,大將的防護更重要,影視劇上大將衝鋒陷陣都是直著脖子往前衝,你不死那是導演安排的,實際上了戰場,必須防護周全,就這樣還免不了死亡,何況隻會直著脖子狂喊?你不死都對不起觀眾。

箭雨如注鋪麵蓋地而來,並州騎兵將圓盾護著頭臉胸腹,叮叮當當一陣亂響,大部分都被擋住,有擋不住的,射在不致命的地方此時根本就不在意,至於戰馬的防護更是一等一等。

商周時期已經開始用馬甲,但這種馬甲 主要是用於保護駕車轅馬的頭部和軀幹。到 了秦代和西漢時期,長於馳突的騎兵已經成 為軍隊的一種主要兵種,人們為了保護戰馬 的身軀,便開始製造馬鎧。到了東漢時期, 具有防護作用的馬甲便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

三國時期,又發展出配套使用的馬甲。南北 朝時已使用鐵片或皮革製成的具裝鎧,使馬 鎧發展到比較完善的階段。這種具裝鎧由麵 簾、雞頸、當胸、馬身甲、搭後、寄生等6 部分組成,分別保護戰馬的頭、頸、胸、軀、 臀、尾6處。宋代的具裝鎧去掉了寄生。少數民族的戰馬也披有馬鎧。遼和西夏 軍戰馬曾披著鐵質馬鎧。明清時期,由於火 繩槍炮的大量使用,槍彈和炮彈的穿透力, 使戰馬的防護裝具成為可有可無之物,就此 衰落下來。

劉稚借鑒未來的戰馬護具模式,一點沒打折扣,盡可能的用最好的材料,所有戰馬的防護一點不差,加上戰馬本身的皮糙肉厚,不直接射到要害根本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