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的大刀長達一丈,這是為騎兵量身製作,太短了騎兵衝刺不夠長,人借馬勢馬助人威,這一刀下去,攔路的袁軍直接被劈成兩半,兩翼比正麵敗得還快,因為士兵跑不過騎兵。

蔣奇和張揚剛剛拉開架子要打,兩翼就敗了,怎麼回事?

看到騎兵手中的大刀、被砍成兩半的袁軍士兵,二將明白了。

袁軍大敗。

蔣奇帶著殘兵敗將逃走,張揚也想跑,可是老婆孩子都在城中,不但是他自己,眾將的家小都在城中,自己跑了,老婆孩子怎麼辦?

降吧。

張揚率殘部投降。

蔣奇逃回去向袁紹述說經過,袁紹就愣住了,如果是真的,並州軍的戰鬥力豈不成倍增長?

東漢三國時代,士兵人手一把環首刀這是衡量一方諸侯實力的標準,現在劉稚竟然改良了環首刀,將環首刀變成大砍刀,之前的環首刀不堪一擊,隻能說明——並州軍的大砍刀至少是五十煉鋼刀。

古代將炒鋼經反複折疊鍛打變形而製成的鋼及其工藝。其特點是反複加熱鍛打。多次反複鍛打可排除鋼中夾雜物,減少殘留夾雜物的尺寸 ,從而使其成分趨於均勻,組織趨於致密,細化晶粒,改善鋼的性能。

古代工匠把精鐵加熱鍛打一百多次,一鍛一稱一輕,直到斤兩不減,即成百煉鋼。魏晉時期是百煉鋼的鼎盛時期。唐宋之後,因灌鋼工藝的發展等原因,百煉鋼有所減少。

除百煉外,古代還有五十煉、三十煉、七十二煉、九九煉之說。

中國古代許多寶刀、寶劍都是用這種方法製成的。三國時期曹操有百煉利器五把;孫權有三把寶刀,其中有一把就命名為百煉,劉備令蒲元造寶刀五千把,上刻有七十二煉。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中說:刀劍絕美者以百煉鋼包裹其外。可見百煉鋼是質量優良的鋼。

五十煉鋼刀單價一萬錢,百煉兩萬錢一把,這個價格已經是天文數字,一把普通的刀,不過八百錢而已。

再對照一下,一石好米四百錢,一頭耕牛八千錢。

袁紹心說:劉稚這是傾兩州之力打製這些兵器吧?他就不怕將兩州的經濟拖垮?

東漢王朝一年的收入為八十億錢左右,但是,東漢末年連年的饑荒征戰,收入大減,加上董卓專權,將國庫當自己的錢庫,所有錢財都被他洗劫一空,劉稚雖然得到長安,實際上得到的錢並不多,十成不足一二成而已。

劉稚這番改製,要是沒有兩大金礦做後盾,劉稚根本就無法推行軍隊改製計劃,袁紹不知道啊,心裏一劃算,總覺得劉稚轄區的經濟要崩潰。老百姓要是民不聊生了,你的位子還坐得住?

“傳令鄴城守將,不許與劉稚開兵見仗,死守,將各種防禦武器全拿出來,守住也成就是大功,守不住就是死罪。本侯就算拖也要把你拖死。”

劉稚這麼大的動靜,袁紹認定了劉稚會被經濟最後拖死,我不跟你麵對麵的開戰,你的武器鋒利又怎樣?你打不到我,看你怎麼辦?

劉稚接受張揚的投降,不過河內郡抬手一職張揚就別當了,誰讓你這時候才投降?劉稚讓張揚去弘農郡當太守。

張揚感激不盡,以為就算不宰了自己,也會從此再無實權,沒想到隻是換了地方繼續當太守,張揚想不感激都不行,而且是發自心底的感激。

張燕歡歡喜喜上任。

短暫休整,劉稚兵發魏郡。

這一回,劉稚遭遇有史以來最強的抵抗,袁軍據不出戰,而是以拋石機、固定弩機、單兵弩箭弓箭,各種防禦武器進行猛烈防禦,麵對鄴城這座雄城,麵對拒不出戰的袁軍,麵對各種防禦武器,劉稚隻能望城興歎。士兵的武器再鋒利,盔甲再堅固,也抗不過弩箭,抗不過巨石啊,不能拿士兵的性命去攻城。

而袁軍在巨鹿那邊,也遭遇同樣的事情,劉稚攻不下鄴城,袁紹也攻不下巨鹿。戰事呈膠著狀態。

劉稚和袁紹兩位統帥都在頭疼。

而一直在觀望之中的曹操,始終在觀望,劉稚奪取河內郡之後,曹操也是按兵不動,曹操究竟怎麼打算,誰也不清楚。

就在這時候,形勢突變。

“報!”徐庶大步流星而來。

劉稚震驚,徐庶什麼時候這幅神情過,讓小喬坐到一邊,劉稚道:“元直何事驚慌?”

“啟稟主公大事不好!”徐庶神情嚴肅的說,“董卓集西域聯軍百萬,向長安郡發動猛攻,曹操出兵二十萬向河南郡發動進攻,請主公定奪。”